期会非常漫长。
更麻烦的是波斯军队很多都掌握在各地埃米尔手中,有些愿意出粮出兵,有些则不太愿意,很难统一意见,无法聚成合力。在这方面萨菲沙赫就不如他爷爷有手段,只继承了残暴和多疑。”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帝国不太合适直接插手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战争,可又不想让奥斯曼人获胜,至少不能太容易。
但王大头还是不能满足皇帝的小需求,波斯国内的情况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更繁乱,如果不是阿拔斯一世横空出世,再加上奥斯曼人把注意力大多转向了欧洲,可能早就把波斯灭了。
“哎呀,这就有点难办了!就算帝国想出兵干预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甚至连波斯人都不会正式发出请求。这样的局面对帝国非常不利,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两边都有可能将我们视作敌人。”
对于王大头的这番深入分析,洪涛是认可的。想组建一支强军,不是拿上更好的武器就完事,需要一整套体系。波斯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那能不能让帝国军队上场呢?从技术角度上讲毫无问题,也不用多,有两卫陆军从波斯湾登陆就够用。可是战争不光要考虑技术,还得计算得失。
在没有取得波斯人的正式邀请之前,贸然下场不光不会得到感谢,还会招来非议。到时候奥斯曼人指责大明无端插手,波斯人也可能将大明视为趁机占便宜的,等于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古人开战之前为什么总要寻找合适的借口,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大义,也不全是虚的,道德制高点也是制高点,占住了总比在山下强。
“……万岁爷,学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没准能给奥斯曼人增加点麻烦。只是把握并不太大,不知当讲不当讲?”王大头也明白皇帝担心什么,此时此刻就是做下属该发挥才能的时候了。
“有话尽管说,朕自会判断,别学王承恩他们的坏毛病。”
洪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并没太往心里去。王大头只是个情报头子,能力强不假,但在把控大局方面并没太多天赋。但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