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堆用不出去的银子天涯海角的逃命不成?”
董心葵连连摇头,语气恳切的道,“决计不会,只是小人还有一个疑问,无论山西票号、江南银庄、京师银柜,从来银票飞票都是要会银子给店家,官贷放出去也是交利钱给店家,从未见过存银给利钱的,京师销金之地,最是不缺银子,各位大人若是真的去存,汇集起来或不下千万数,庞将军若是收了这些银子,每年利钱最少五十万,五年下来便是二百五十万两,董某代那些大人想请庞将军释疑,从何处生意挣来这许多银子?董某是信得过大人,只是那些京中……”
庞雨摆摆手道,“理应跟董先生说明白,这银钱的去处,是大江上的生意,在下在沿江各个码头都建有大江船行,从谷城往武昌,再从武昌往下游,九江、雷港、安庆、枞阳、和州、巢湖、芜湖、荻港、浦口,这些地方的码头和江面,本官说的话都是算数的。实话与先生说,大江上的生意远超运河,每年过的银钱巨万,光是粮食买卖的银子就过千万两,以前没有足额银两,有些生意只能看着别人做,若是本金够了,自然也就赚得多。本官做的这些江上生意,别家做不了,在下在江上能赚到这笔钱,才能给出这等利钱,其他任何家都是给不出来的。”
庞雨把安庆江段拆成三个部分,一连串的地名说出来,董心葵这个北方人有点宕机,实际庞雨并未提及具体生意,但董心葵知道运河上生意就大,推论大江生意能赚钱是在情理之中。
还不等他捋顺头绪,庞雨并不给他太多推敲的时间,便又接着道,“本官也与董先生直言,若是通过其他钱庄往南边开飞票,不但没利钱,每百两反而要给银庄五两至十两不等的费用,存银子还给利钱的,只有大江银庄独一家。接纳了存银给利钱又能接下千万两这等大笔银子的,也只有大江银庄一家,先前提及的贵宾待遇,其他银庄是想也不敢想的。”
董心葵一拍手,“小人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有些京官非要小人再问一遍,其实都是一样的。”
庞雨并不介意,冯铨同样也问了这些问题,只是董心葵问得更直接。
冯铨和董心葵都是在京师官场游刃有余的老手,一个的圈子是内官,一个的圈子是京官,这两人经营的就是在官场圈子的信用,目前大江银庄在南京有名,又靠着江南时报在大江沿线名声渐起,但在京师并无什么知名度,这些老公和京官许是知道庞雨名声,但这么大笔的身家财富要放心交托,光靠庞雨和银庄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就要靠冯铨和董心葵经营几十年而获得的信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