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灿缓缓从右侧走上大堂。
两年间庞雨从县衙大堂走到了尚书的大堂,但总体上流程和模式都差不多,也就是标兵比衙役雄壮一些,气氛更肃穆罢了。
按照流程跪拜后,熊文灿高坐堂上,他先跟两个巡抚客气了一番,无非是说两个巡抚远来辛劳,接着便直入主题。
“刘国能、张献忠上表就抚,兹事体大,事涉平贼大计,诸位无论文武皆是国之干城,特众议以定方略。”
庞雨站在陈洪范的下首,他知道堂议的规则,要按照地位尊卑顺序来,自然不会先去发言。
余应桂却不客气,他站出一步道,“流贼素来奸狡,求抚绝不可信,下官自武昌来,一路白骨露于野,万村无鸡鸣,献贼此等巨寇,为乱十年杀人无算,若说一句求抚便就此揭过,反倒得了官阶享用百姓膏血,我等枉为百姓父母,何颜面对那漫野的白骨!”
庞雨不由抬眼看了看余应桂,这个老头脸色通红,显然是动了气,他所说的跟庞雨所见相同,从黄梅到麻城再到襄阳,官道两侧几如鬼域,一路人烟绝迹是真的,但漕帮发来的消息说,武昌往汉江方向情况要好一些,部分田地尚有人耕种,余应桂可能略有夸张,欺负熊文灿没去过武昌。
熊文灿倒并不动气,他看着余应桂语气平静的道,“死者已矣,尚有生者无数。此前白、高二将,亦是贼中而来,如今已屡建奇功杀贼无算,倒救了许多百姓,正是招抚之意。余军门可直言,是否赞同招抚张刘二人。”
余应桂面无表情的道,“既是求抚,便应剖明心迹,不是空口白话一句求抚便可,他既自称愿剿贼自赎,便带兵杀了李自成、马守应之流,得一二巨贼首级,效法白广恩高杰之辈,自此与群贼决裂,方可称就抚。”
“余军门以为应杀贼自赎之后方可招抚,如此与今日所议是否招抚无碍。”熊文灿又看向戴东旻,“那戴军门以为,该当如何处置求抚之流贼。”
余应桂还要再说,但熊文灿已经点了戴东旻,只得忍住气退回,但看起来还准备再发言。
戴东雯站出一步语气坚定的道,“此等贼子十年来杀人无数,向不受约束,实乃天性恶毒之人,只要利刃在手杀心自起,若要着实招抚,必先去其羽翼。下官以为无论其求抚是否真切,散党则可抚,若称兵拥众则不可抚,请总理大人三思。”
两个地方大员反对,熊文灿也不着急,只是制止两人继续发言,接着他便点了张任学。
庞雨偏头打量了一下,张任学看起来大约五十岁,身材颇为高大,一开口声音洪亮,“抚与不抚在熊大人斟酌,若是不抚,张献忠距此不远,我等劲兵云集,可寻一日假作点验兵马造册,让他集合人马于谷城,其外无哨探,我等大军四面合围,一举灭此朝食。”
庞雨看了看余应桂,他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对张任学的表态有些失望,庞雨心中也觉得有点好笑,张任学实际也是反对,意见就是剿了干净,不过跟两个巡抚一样,他不会直接说出反对二字。
略微思索一下,庞雨大致能想到堂上各官的道道。三月平贼是皇帝定的目标,没说是剿平还是抚平,但办差的人都知道完全剿平是不可能的,但平贼第一责任人是熊文灿,到时处罚灿顶着,但招抚之后又不一样,流贼安置在地方,复叛之时多半已经过了三月之期,首要责任便成了地方官,巡抚自然希望尽量的剿,而不要把定时炸弹放在自己辖区。
但此时明确表达反对招抚,就会被熊文灿写入奏本,三个月之后如果没有平贼,熊文灿首先会向这些人甩锅,所以大伙都不直接反对,而在招抚的条件上想办法。对于招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