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宝贵的物资。
卧龙镇外围不利于防御的200间房屋被士兵拆毁,利用拆下的木材、砖瓦构筑工事。
如今,
清军再想啃,就不那么容易了。
……
李二狗拍着匈膛夸下了海口:
“刘叔,只要你守得住水面。陆上,我能扛3万清军。”
当然,
这里有个前提,火药枪弹够用。
配合壕沟、拒马、陷马坑、砖石堡垒、铁蒺藜阵,还有一条天然河流。
去年,
参谋本部的那帮无良书生翻阅古籍,考古出了一种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的武器——铁蒺藜。
以一细长麻绳串起上百个铁蒺藜,便于布置,便于收纳。
军工署人手紧张,无暇搞这个。
遂将5万铁蒺藜的单子外包给一家铁器厂,这玩意粗糙的很,无所谓公差,生锈更棒!
……
卧龙镇附近江面,有2处江心洲。
水域相对封闭。
舰队每天轮流巡逻汉水,凡遇船只一概击沉,不论大小。
襄阳城周围,
片板不敢下水。
如果,乾隆调动在洞庭湖的湖广水师主力增援襄阳,刘武求之不得。
以西征舰队区区6000人攻破襄阳不太现实,分兵据守襄阳更不现实,但取得一场水战的决定性胜利不难。
……
襄阳城中,
清军有一支小规模舢板水军。
想夺回汉水,无疑是以卵击石。
哲勇沮丧的得知,
吴军舰队在城西十几里外的卧龙镇扎下了坚实大营,不走了!
皇上的圣旨也终于到了
正如自己所料,
襄阳知府毛磊获罪下狱,2等侍卫良顺褫夺官职,贬为马甲,军前效力。
哲勇,则受到了嘉奖。
不过,
迟来的英明,又有何用
哲勇每晚喝的醉醺醺,令士兵在城中给他寻觅良家女子。
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襄阳完了,湖广完了。
大清,也快了
……
快马,
在南阳府、武昌府、襄阳府之间来回奔跑。
乾隆终于拿出了最终方案。
调集湖广水师主力,调集襄阳周边兵力,反扑卧龙镇吴军!
陆上作战指挥权归哲勇,水战指挥权归岳州总兵王霖,巡抚王杰负责居中调度后勤。
从方案落地,到真正执行。
需要很长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