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整编,练兵!
九江城郊。
总指挥黄肆和副总指挥李小五,站在滕王阁顶层。
拉开千里镜俯瞰底下火热的练兵场景。
按照陛下的最新指示,第4军团以营为单位,全副武装的进行阵型队列切换。
湖畔,
1位营指挥高举佩剑,旗手紧跟其后。
“变阵,空心方阵。”
队长们瞬间忙碌的像陀螺,指挥士兵们排成了8丈乘以8丈的空心方阵,每一面有3层。
第一排高举上刺刀的火枪朝外。后2排则是轮流射击,装填,提供压制火力。
整个方阵好似一个刺猬!
中间是军官,旗手,火炮(如果有的话)。
旗帜,鼓号,传令兵,军官的嘶吼,最终结阵。士兵们都感受到了一种集体赋予的力量感!
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
在这个正月里视察了3个军团,分别是浙北第3军团,赣北九江的第4军团,正在铜陵沿江平原整训的第5军团。
除了空心方阵,还有线列阵。
……
没有开枪!
只有击锤落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军官一声呐喊,后排士兵迅速插进第一排士兵填补空隙,形成3排人挨人的线列阵。正面宽度30余丈。
参谋本部已经多次建议,严格控制训练用弹药量。
哪怕是最精锐的近卫军团刚开始也颇为头疼。原因很简单,军官很多是大老粗,自己理解都头疼。
如今吴国拥有5个上过战场的军团,外加1個新组建的第5军团,补充新兵后,已接近6万条枪。
“理论上是可以的。可实际上难度不小。非得是精锐百战老兵,才能玩的转。”
观察了他们的训练结果,拟写报告上交李郁。
随着军官的一道道命令,士兵们好似严密的螺丝钉,摆出了颇具战场美学的阵型。
……
其他工厂的工人马虎,无非是浪费点原料。火药工厂一旦出了纰漏,是要腾起巨大蘑菇云的。
实际上,
他还漏了一点,还需要一些文化。
“我明白了。空心方阵没有后方,没有侧翼,而且士兵出于本能会往后缩。这方阵就会越来越小。”
从营级训练到偶尔的三五个营摆开阵型,最终大半个军团一齐搞!
纪律,纪律,还是纪律。
“一旦在平原地带遭遇骑兵,此方阵切换娴熟,1个军团就可以独立作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