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舍弟诸葛亮 > 第625章 这也在使君的规划之中么

第625章 这也在使君的规划之中么

bsp;   这些细节也无需说太多,总之都是一点点坑踩过来的。但黄月英聪明,发现有坑就快速迭代、并且把错误的教训、原理分析都记得明明白白。所以短短几个月,就基本搞定了。

    黄月英发现,改用了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后,炉膛的反应效率陡增。不但融化铁水变快了很多,而且需要清运的炉渣也变少了很多——

    传统炉具产生的炉渣里,有大量固体成分都是煤炭里的不可燃物杂质,比如含钙的杂质,会在炉膛底部板结成块,要不断清出来,否则时间久了彻底结成一大团,堵死出料口,熔炉就报废了,只能砸炉子取铁。

    引入天然气加热后,煤炭/木炭用量大大降低,产生的固体杂质自然也少了很多,清理炉膛的作业频次也就能降低很多。毕竟天然气本身就是气体,其固体残留物的数量压根儿就是零。

    当然,黄月英试了多次后,发现完全用天然气烧熔铁矿石、一点不用固体燃料,貌似也不行,因为矿石的“还原”效率似乎会有点问题(黄月英并不知道“还原反应”这个化学术语)。

    所以,哪怕不用炭作为燃料,最好还是掺杂一些炭作为还原剂。同时,黄月英也发现,作为“还原剂”使用的炭,就不用在乎热效率了,所以木炭比煤炭还好用,还不会导致铁水混入更多杂质。

    更多技术细节就无需一一赘述了,反正黄月英几个月的鼓捣努力,对天然气的引入,让这里的熔炉炼铁效率提升非常可怕。

    毕竟煤炭的燃烧火焰温度只能到一千三四百度,而天然气的燃烧火焰温度,能轻松突破两千度。纯铁的熔点只有一千五百度。

    哪怕没有热风炉之类的近代设施,光是靠着火焰温度本身的巨量提升,对冶炼的帮助增益就非常恐怖了。

    诸葛亮亲自观摩时,看到的那座熔炉,几乎是始终敞开着底部的出铁口,都不用关闭等加热。

    只有工匠在不断从炉子顶部倒入一筐筐的铁矿石和木炭/焦炭,然后下面的出铁口就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流出铁水,如涓涓细流。

    有苦工推着耐火材料打造的车斗,接满一斗铁水就运到旁边的灌钢工坊,往灌钢槽里倒,进行渗碳反应。

    几名苦工接铁水的间隙,铁水都止不住地往外滴滴答答流,幸好出铁口下方的地面上,特地提前挖了一个凹槽,没接到的铁水也能重新在凹槽中冷却形成铸铁块。

    如此豪奢“浪费”的生产方式,换做曹操阵营那边那些还在用传统技术炼铁的工坊,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诸葛亮这儿为了连续生产而流淌掉的下脚料、只能拿去铸造些农具,到曹操那边都能当值钱的好东西收拢起来。

    唯一可惜的是,如今东汉的勘探采矿技术还是太落后,只有在犍为郡这边打盐井的同时,偶尔有可能打出些许火气井。

    离开了这块土地,再想开发天然气,实在是非常难,而且高成本低效率,完全不值得。

    所以,黄月英帮诸葛亮改良磨合出的这项新技术,也不存在大范围移植的可能性。

    未来刘备阵营下辖的其他州郡,炼铁炼钢还得用之前的耐火熔炉加灌钢法,最多只相当于历史上唐宋时期的技术水平。

    只有犍为郡这边,靠着独门的天然>>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古武大佬在六零女穿男,七个扶弟魔姐姐不许再扶了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抠神让你当炉鼎,你让老祖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