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作口供相符,你还想如何”
张合脸色一变,有点后悔刚才杀人灭口了,但他还是坚持:“那人甘为关羽细作、胡言乱语,我故杀之,也是为了稳定军心!”
朱灵:“我却觉得关羽信中所言,对你颇有吸引呢——你不就是觉得,比你来投得早、本事比你差的人,位在你之上。比你来投得晚、但来投时机比你更危急的人,也位在你之上。
你还真是屈才了,按说当初挑了官渡之战这个时候来投,也算是雪中送炭。只可惜,刚送完炭,袁绍就一蹶不振了,你根本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根本没有‘来投后形势依然危急、必须倚重你’的契机来升官发财!你担心的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吧!”
张合:“胡说八道!朱灵,你这是嫉贤妒能!再说你平时岂有这般口才,这番恶毒刁钻的话是谁教你的!”
朱灵:“确实是有人教我的——这不是诸葛瑾通过细作给你的信上写的么。”
张合一脸懵逼:“那不就更说明这是敌军的离间计么我要是真跟关羽勾结,诸葛瑾怎会防着我、安排两个信使两封书信这就是唯恐你们不知道!要挑动我军内斗!”
旁边的郭嘉一开始插不上话,因为朱灵张合二人说得都太快了,而郭嘉还没充分了解情况,不知道怎么劝。
直到此刻,郭嘉也差不多听明白了,知道绝不能让情况再恶化下去,连忙居中说合:
“此事就此打住!我断定必是诸葛瑾诡计!要离间我们!试想,区区一个‘曹公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的理由,怎会令儁乂生出异心
这不太小看人了么就算昌豨如今受封的官职爵位比儁乂高又如何疾风知劲草,儁乂忠义善战,迟早必在其上,又何必嫉妒一时”
(注:“疾风知劲草”这句话出自《东观汉纪》,早于书中时间。但是“板荡识诚臣”出于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于宋。我单拎那五个字单独用没问题,说明一下防挑刺。)
张合听郭嘉这样明事理,帮他分辨,也是感激地对郭嘉一顿首:“郭祭酒深明大义!合将来若有机会,定当厚报!”
郭嘉不以为意,又赶忙要来朱灵手上那封敌人的密信,表示要当众烧了,不再让人嚼舌头,将来就算司空问起,他也会一力承担,帮着说明此信的歹毒用意。
朱灵当然不会跟郭嘉唱反调,也就把信交给对方。
不过他内心,对于张合,依然有那么三四分的不信任。要说完全回到过去那种精诚合作的状态,已经不可能了。这种事情发生后,多多少少会留下裂痕、猜疑链。
哪怕是郭嘉,内心也依然有一两分的裂痕,想到了张合肯定有对待遇不满之心。只是他比朱灵更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知道大局为重。
郭嘉拿过朱灵递上的密信后,为了保险起见,他自己还是要仔细看看再烧,以免将来万一曹操问起,自己不好应对。
然而这一看不要紧,郭嘉很快又看出了其中一点恶毒用意,顿觉如堕冰窟。
“好歹毒!诸葛瑾居然还在信的末尾感谢儁乂故意泄露我军军情、包括泰山昌豨的动向!还感谢儁乂‘假借彭城要地不容有失’的借口,在昌豨被关羽围攻时,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