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他的这份通关文牒让李承乾的出行完全合法化了。
皇家兄弟越是嫡系至亲就越是生死大敌,大多数皇太子即位都会下诏书,让在外之官的兄弟叔伯们进京,但嫡系不被允许进京,连回京奔丧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忌惮,因为你的血统正,就单单“血统正”这三个人就足以令人忌惮。
论起来谁有李承乾血统正?论嫡论长都是唯一人选。
李承乾又是个不消停的主,成天的折腾,“草原恶魔唐无过”的凶名就是他两手空空打下来的。
他血统正、能力强,换了谁都会忌惮他,都会防范他,怎么也不可能允许他在大唐境内随意横行,就是受封的亲王也只能在封地活动,出封地是要打表上告的,没有被允许就擅离封地是死罪。
再说哪有在通关文牒上威胁别国的道理?在大唐境内如何是你说了算的事,拿着你大唐的通关文牒,别的国家就不能拦阻了?这还讲理么?
不讲,除非你有跟我讲理的实力,否则我有什么必要给你脸?讲理必须得是双方实力相当才有得讲。
一张通关文牒,不能说李泰有多么地理解李承乾,至少可以证明李泰是支持李承乾的。
李承乾仔细地收好通关文牒,又拿起李泰派人专程给他送来的一枚玉佩,玉是好玉,只是看起来形状并不怎么好看,就像一块圆饼似的,一面光滑水润,另一面刻了个奇奇怪怪的图案。
李承乾认真地捧着玉佩看了半天,也猜不出这图案有什么特殊意义,无奈只好拆开和它们一起送过来的信封,看看李泰有没有提到这块玉佩。
拆开信慢慢地看了下去,看得李承乾忘了什么叫感动,他只知道惊讶,惊讶得他嘴张得能塞进去一个拳头。
这枚玉佩的用处简直就相当于是摇钱树,凭着它到大唐任意一个衙门,都可以立马支取一百两银子,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只需要把玉佩当成印章扣在收条上就行,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一个衙门一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