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赠官是必须的事,这是基本操作了,皇帝给高士廉加封到了司徒,还多赐了四州都督和并州刺史。
人都死了,这些有用吗?对高士廉来说肯定是没用的,对高家来说有用,有大用,这就是地位,这就是钱。
还给赐了些掌旗的、鼓吹的人,这些都是拉高葬礼规格的,让灵车的队伍更长更隆重,这就是哀荣,也是一个家族兴旺与否的标志。
赙绢布二千段,米粟二千石,皇帝也得随份子,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份子钱,只不过换了个说法,本质上就是份子钱。
给予高家最高级别的荣耀就是最后的四个字“陪葬昭陵”,这才是初唐官员的终极理想。
第三份收到的是皇帝亲笔写的祭文,虽然人没有到场,但是祭文派人送来了。
祭文写的是情真意切,洋洋洒洒好几篇,长孙无忌从头看到尾,他只看到了字迹工整、笔力遒劲。
高士廉灵车启动之日,整条朱雀大街都被洒落的纸钱铺满了,出灵的队伍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反正看起来浩浩荡荡、无有边际。
执事的在边上喊着号子,有规律的哭声时高时低,呜咽之声不绝于耳,忽然有人说了句:“看皇宫。”
长孙无忌转头看向皇宫,只见李世民登上了最高的角楼,正望着灵车的方向痛哭。
“高士廉这一生真的值了。”不少的官员频频地发出感叹:“陛下拖着病体还在高处为他送行。”
高士廉下葬,可以说京中所有的官员都来送行了,真可以说是风光无两、哀荣无限。
沉寂的昭陵难得的热闹了起来,长孙无忌先去拜祭长孙皇后,在小妹的灵前哭诉了许久,然后才开始安排高士廉下葬的事情。
如果说人这一辈子有什么事算得上是大事,那大概就是生死二字了,葬礼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长孙无忌也很认真。
好不容易让高士廉入土为安了,长孙无忌刚松了口气,忽见一匹快马,疯了似的跑上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