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它。
贵族人家也不用它,一个是没感觉到木柴有多稀少,一个是石炭根本没有人卖,偶尔遇到也不觉得它黑乎乎的有什么好,价格还奇高。
石炭贵主要是开采太难,量少显得稀有,所以难以普及。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从发展到普及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但是煤的发展的确是过于漫长了,这主要是没有人意识到煤的重要性。
如果李泰不是有前世的意识在,知道煤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民用的燃料,他也想不到用煤来代替木柴,哪怕他很清楚石炭的用途。
因为他会有一个固化思维,认为石炭天生就应该是为冶炼业服务的燃料,和民用扯不上关系。
李泰也知道开矿井采煤是不可能的,硬件条件不具备,但是开采地表矿就完全可以做得到了。
李泰一头扎进了地图堆里,每一个州县的地图他都要看看,他把有可能有地表煤矿的地方全都标了出来。
李泰马上派人去挖煤,然后统计一天能挖多少。地表矿相对来说很容易开采,就和硝石矿差不多,开采的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算出个准数,确定石炭的开发能供应得上百姓日常使用,李泰便下了一道禁令,禁令过度砍伐林木。
李泰终于松了一口气,解决了一个目前缺瓦的小难题,回避掉了一个二三十年后长安将承载不了百万人口的木材消耗的大隐患。
地表矿完全够用个几百年的了,李泰欣慰地笑了笑,又想到了地下矿,目前没有办法开采,但是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