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李世民闭着眼睛在摇椅上轻摇慢晃,看似悠闲无比,其实他心乱如麻,如果李恪是存着打击嫡皇子一系的念头,做下的这桩事,那他真是自寻死路。
嫡庶都是亲生子,这话是没错,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你受宠就可以跟嫡子比地位,嫡庶之间隔着的不是一座你只要努力就能翻越的高山,而是一座你搭上性命也无法靠近的火焰山。
李佑和李承乾都是皇帝的亲生子,李佑所谓的造反,连城门都没出,不过就是一场儿戏,而李承乾策划的则是一场直接向皇帝出手的政变。
李佑没想过攻州夺县,更没有向皇帝出手的胆,他甚至甘愿去做一个山大王。
李承乾则是有着三套周密的谋反方案,一应人员全部分工到位,若不是运气差了那么一丢丢,半个晚上的时差熬过去,天一亮就是他君临天下的时辰。
尽管如此,看看他们兄弟两个截然不同的下场,就该知道皇帝对待嫡子和庶子的差别有多大。
别以为你李恪才情过人,方方面面都碾压李佑,皇帝对你就会和李佑不同,别忘了李佑的长史,恰恰就是你李恪的长史。
皇帝怎么不把李泰的长史王珪给李佑,是王珪才华不如权万纪吗?怎么不把李治的长史李勣给李佑,是李勣水准不如权万纪吗?
皇帝能为李承乾低三下四地求魏征出任太子之师,怎么不让魏征去教李佑?怎么不把太子太师分给李佑几个,是魏征能力不够还是太子太师们不会教学生?很显然都不是,就是李佑不配而已。
知人者智,自知则明,一个人要是不能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