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看过这种情况,相信大家也能明白,这必然导致什么了吧?

    所有人都疯了!

    熙河的汉、蕃豪族,甚至吐蕃那边的溪巴温、温溪心才会这么铁了心,跟着向宗回、高公纪走。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利益。

    向宗回、高公纪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开始不在在铁钱里面掺杂质。

    所以,熙河的铁钱币值开始上升。

    在元祐元年春天以后,应该和四川齐平,达到10比1的币值。

    那,可能就有读者要问了。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用这些办法?

    答案是北宋对经济金融的认知很浅薄。

    司马光的‘天下财富自有定数,不在官府就在民间’,以及王安石的‘理财’之术,才是主流。

    而所谓理财,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加税或通过垄断方式获利。

    然后就是熙河地区的情况,非常特殊。

    这里的胡人数量,远远超过汉人。

    就连军队和武装,也多为少数民族首领所有。

    比如说包顺家族,常年是北宋在熙河地区的头号打手。

    多次作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比如说赵思忠兄弟等等。

    他们都是拥兵数千,上万的大首领。

    而北宋王朝对这些人,防备心极其严重,同时打压、排挤从未停止。

    前文已经提到过,有文官曾上书,禁止蕃官出任汉官,以及到内地任职,只允许蕃官任蕃职。

    在历史上这些人成功了,整个元祐时代,熙河的少数民族领袖备受打压。

    而哪怕在熙宁-元丰时代,以及后来的绍圣-元符时代。

    朝廷对他们,也是警惕、提防,胜过信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什么政策扶持、鼓励了。

    熙河路文武官员们,除了警惕西夏、吐蕃外。

    恐怕更多的精力,就是放在监视、提防这些投降的胡人首领身上。

    特别是包顺家族,可以动员数万人,还有骑兵一万多。

    根本就不信任人家!

    所以他们才要请求神宗赐一个包姓。

    这是在政治上低头——别打了,我自己人。

    然并卵,士大夫们表示——少碰瓷。

    所以,熙河经济长期停滞,无法发展。

    所以熙河地区,每年都需要中央拨款,无法自给自足。

    李宪时代,熙河每年拨款,多则七八百万(战时),少的也是四五百万贯。

    这也是元祐时代,旧党司马光等人想要弃兰州的原因——成本太高。

    但是,在本书中,随着向宗回、高公纪到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大唐天将军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怪谈摄影师华娱:从死缓到影帝我在半岛肝成就这个洪荒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