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税变成了钱。
这就让每家的税钱,都可能不一样,存在零头。
而在川西那种地方,因为缺钱,导致大部分百姓都只能用绢、丝交税。
这进一步放大了两税法的这个弊端。
一块地有大有小,有肥有瘦。
要收的税,当然有零有整了。
过去,按照一般传统惯例,像这种税钱,一般有点良心的地方官,都会让百姓三五户或者七八户的零头一起凑。
大家凑够整数,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圆零和旁’。
哪怕遇到那种黑心的官吏,撑死也就是拿着这个事情敲诈一下百姓。
了不起,也就是每家多收一点。
而李综却在这个现状里,找到了商机。
你们不是圆零和旁,大家一起凑,最后由一户人家出吗?
好的!
这个大聪明,在梓州路强令,每户人家都必须出其他人家的零税。
打个比方,比如说有八户人家,过去每家要交零税几十文,加起来刚好要交一尺绸。
现在在李综李大老爷的英明领导下,每户都得交这一尺绸了。
不交不行!
于是,原本一尺绸,变成了八尺。
李大老爷收上来的税,蹭蹭蹭的涨。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人心是贪得无厌的。
很快,李综觉得,哪怕这样收税钱还是太少,川西那鬼地方又太穷了。
照这个速度收税收下去,他猴年马月才能升官发财?
于是,他开始了骚操作。
他开始在梓州路各地,疯狂的操作。
他让人在不可耕之地开垦,让商贾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开店,让工匠在根本没有盐卤的地方凿井,让园户在不适合种茶的地方种茶。
只为了收税,也只为了上报的政绩更好看。
于是,强行摊派各种指标,限期完成。
梓州路那边,被他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就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哪怕赵煦这样见多识广的人,看完卷宗,也是彻底服气了。
“大哥……”赵煦无奈的叹道:“朕何德何能,竟至得爱卿这样的凤雏之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