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皇太后终于死心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皇太后终于死心了

sp; 差役法要的却是别人的命,甚至是大宋的命!

    太皇太后见着此景,不由得看向赵煦:“官家觉得呢?”

    赵煦笑了笑,答道:“奏知太母,皇考在日曾教过朕,皇考言:嘉佑役法,实是利归于下,而怨归于上!”

    “皇考原话是:嘉佑役法,常使一小吏可破一家,令一大户灭门,而朝廷不得其利,反受其害。”

    “长此以往,甚至可能酿成不忍言之事……”

    韩绛、吕公著顿时持芴匍匐:“先帝神圣,洞见万里,臣等感佩!”

    这正是嘉佑役法,必须改,也不得不改的原因。

    须知,如今的大宋社会,处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

    汉唐的门阀世家体系,已经被彻底摧毁、消灭。

    而明清时代的地方宗族体系,现在还只有一个萌芽。

    如今大宋社会,依旧沿袭着汉唐以来,诸子析产的传统。

    也就是父母在,居一家,父母亡,诸子各分家产,各为一家。

    所以现在的民间,并没有一个强大到足可对抗官府的势力。

    像明清时代,那种皇权不下乡,宗族族长关起门来,可以用宗法处置、决断大部分乡民矛盾的事情,在大宋是没有土壤的。

    因为,构成明清宗族社会底色的物质基础是祖田、祭田等等族产。

    在掌握了这些财富后,族长就可以决定,谁家吃饱,谁家饿肚子,也可以决定谁家的孩子可以读书,谁家的孩子只能去放牛。

    而现在,所谓祖田、祭田什么的,才刚刚萌芽而已。

    这还是范仲淹带起来的风潮。

    范仲淹在家乡,设置义庄、义学、义田,以养范家子孙。

    很快就会有人发现,这个办法的妙处。

    因为,义庄、义学、义田,属于宗族所有。

    可以免于诸子析产,可以被子孙世代传续下去。

    等于给家族托底,让子孙再不济也能靠着族产生活。

    聪明人很快就会打起范仲淹的旗号,开始在家乡修桥补路,捐田助学。

    类似的操作,在现代也有。

    以慈善之名,用信托之术,规避遗产税。

    扯远了。

    回到现在的大宋社会,这是一个没有世家门阀,也没有宗族的社会。

    这就意味着,普通百姓和官府之间没有什么议价能力。

    官府手中掌握着普通人的生杀大权。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在熙宁变法前的普通人若是忽然暴富了。

    猜猜看,他会遭遇到什么?

    答案是:衙前役。

    所谓衙前,在过去分为两种,一曰:长名,二曰:乡户。

   &nbs>>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销魂殿之霸气侧漏小公主破破烂烂,妖帝他缝缝补补我,落难王子,打钱名侦探世界的武者玄幻:诸天最强宗门装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