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算了,让九江太守陆绩入宫见我。”
半个时辰后,门外脚步声响,却是陆绩闻讯之后,立刻起身换衣,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臣陆绩拜见主公。”
王政主动起身相迎,温言说道:“公纪来了,深夜相招,可曾扰了你的清梦?”
“不曾不曾,臣方才本就在处理公文,并未入睡。”陆绩连忙回道:“主公,不知是何事传召?”
看着陆绩双眼微有惺忪,王政哈哈一笑,也是故作不知,只是将露布递了过去,“华歆久有不臣之心,甘宁、太史慈日前已于前线破贼,攻克南昌。”
陆绩先是一怔,旋即醒悟过来,立刻躬身贺喜:“甘将军果是勇猛,恭喜主公。”心中却是明白,这样的捷报按道理不至于让王政深夜相召,抬头往其脸上观瞧,细细看其神色,却没猜出所为何事,于是试探地道:“莫非甘将军不日便将回城献俘,臣是否要提前准备?”
“豫章尚未尽定,他回寿春作甚?”
王政哑然失笑,看了眼陆继,突然问道:“对了,本将前番去参加公瑾婚宴之时,却是发现一事,你那侄儿怎地跑去皖城了?”
“禀主公。”
陆绩解释道:“这小子向来仰慕主公威仪,故早有投笔从戎之心,之前在寿春时又因一次际遇与周都督相识,更是一见如故,故此周将军去皖城赴任之时,他便跟了去了。”
“原来如此。”王政点了点头,又状似不经意地问道:“那他怎地突然改名叫陆逊了?本将似乎记得他原本是叫陆议的吧?”
“额。”
这下倒把陆绩问住了,陆逊改名本就是擅自决定,他原本就不同意,而给出的理由更是无稽,无法公布于众,迟疑片刻,只能有些无奈地道:“此小子年轻浅薄,恣意妄为之举,且因其走的匆忙,臣至今也不知缘由。”
这样啊...
王政微微颔首,这事原本其实该问陆逊这当事人是最好的,不过他当时一开始并没留心,听到陆逊改了名字,原本也以为只是同音罢了,此“逊”非彼逊,并未真的将其和历史上东吴那位出将入相的俊彦直接联系到了一起,毕竟在三国演义中,陆逊的第一次登场都是几十年后的夷陵之战了,且那时候都还是年轻书生的形象,按道理起码要比周瑜鲁肃这些人差了两辈才是。
可返回寿春后一查皖城的官员名单,发现还真是那个“逊”字时,就有些怀疑了,今日想了起来,心血来潮,正好便让他入宫询问一番。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陆绩在王政心中的地位的确不高,说白了就是没当他是自己人。
有事想到郭嘉时,就会考虑什么时间,是否合适,深怕耽误对方休息,到陆绩这时就不管什么了,我什么时候想问,你就得给我答案!
当然,其实也不止这一件事,毕竟既然想到了陆逊可能就是那个“陆逊”,王政对陆绩这个“无名小卒”自然也就有些另眼相看了,沉吟片刻,他便主动扯到另一个话题:
“公纪,如今南昌已失,华歆无处安身之下,必是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