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子更是苦心笼络,甚至连有才无德者都不吝官身,待人不可谓不宽宏,用人不可谓不开明,加上如今自家也有了一个徐州刺史的头衔,赶走刘备后更算是名正言顺的徐州之主了,按前段时间来看,不说从者云集,可主动登门毛遂自荐的人已开始不少了。
怎么无端端地,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皱眉思忖了一番,王政先做自审,想及若论声势,乃至境内安稳,如今可谓一日好过一日,说是蒸蒸日上都不为过,而对这些豪族士子们,他也还算客气,应该不可能是自家的问题。
不是内部,那只能是外部了。
这个时间点,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还是在徐州的附近?
想到这里,他直接望了眼吴胜,吴胜点了点头,表示会立刻着重调查,王政不愿为此扫了兴致,仰首望天,见碧空万里,白云如絮,长吁一口浊气,收敛心情,直接笑道:“今日出游,只论风月情殇,不谈庙堂政务。“
“喏。”
......
众人行至高处,登高远望。
但见左右群峰对峙,俯仰江河秀丽,观此秋高清景,遍数历历,便如行山**上,使人应接不暇。
待的一一游赏完毕,天色近暮,众人方才兴尽而返。
暮色下,下邳城池远远屹立,他加鞭催马,诸郡县之官员、诸翼之军力匹配,都需要尽快定下,而境内士族外流的原因,也需要立刻查明,仔细考虑,妥善处置。
得民心者得天下,直到穿越之后,王政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此民非彼民也。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真正的底层阶级的人心是十分容易被操纵的,所以自古以来,争龙时的舆论都是最为重要的。
有道是三人成虎,若是所有的百姓接触道的信息,某个人是雄才英明之主,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哪怕对方再是无德无能,倒行逆施,也一样会得到“民心”的支持。
便如三国君主里,曹操对百姓犯下的暴行最多,却不妨碍从始至终,魏国的实力最为雄厚,最后司马氏更凭此而得了天下。
因为大部分的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
任何时代的真相其实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他们需要别人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别人才能知道什么,知道多少。
这便是舆论的主导权。
而在东汉,这一份权柄掌握在的是士族,和文人的手中。
决胜疆场,有系统相助,武将逞威。运筹帷幄、治民经邦,引经据典,寻找大义的支持,把道理讲的清清楚楚,叫人听后心服口服。这却非读书人不可为之。
而在大汉,也只有经史传家的世家和它的支持者,附庸者,才能成为读书人。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王政很久没有公开谈过曾经的“地上天国”,对于目前的他而言,不仅不可以和士族彻底翻脸,更需要他们之中的部分人投靠站队,来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