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没系统。”王政冒出一句怪话,旋即洒然一笑:“我可是听的一清二楚啊。”
他说到:“那是士卒们磨砺刀剑的声音。”
“那是行走间盔甲碰撞的声音啊。“
“真好啊。”提到这个话题时,王政再无之前的无措和口拙,脸上尽是自信从容。
“真是悦耳动听啊。”
......
第三日的凌晨,寂静深夜,大军鱼拥而出。
夜风扑面,王政骑在马上,眺目远望前后,只见阵如长蛇,一眼看不到首尾,似乎永无尽头一般。
既是凌晨起拔,便是为求突袭,火把虽有,却不算明亮,只为照见前路,一番掩饰行踪的急行,不久之后,先锋已抵达舆国城外五里处。
匠营的人在有条不紊地安置投石机、云梯,冲车等物,同时间,在王政的命令下,天诛营的精锐调整阵势,趁着夜色缓缓地迫近,围住了舆国西侧的城门。
同时间,远处骑疾奔而至,到的近前,王政认出是阎象这次带来的袁军将官,来将策马走近低声回报:
“禀报刺史,主簿命末将来报,我部已经到了城东,占据了有利地势,看住了城东诸门,请刺史放心,一个广陵兵也不会放出去!”
“甚好。”攻一城与攻一郡截然不同,攻一城可以讲究围三缺一,以免敌人绝望之下死战,可攻打完舆城后,按计划是立刻便要继续去攻广陵,以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既如此,一则不可走漏风声,尽管如今敌我分明,可能让对手晚一步应对也是好的,二则,自然便是现在放跑一人,来日广陵便多了一人防守。
“告诉阎先生。”王政郑重地再次提醒:“此战必求全歼,切不可放走一人。”
“喏!”那将官行个军礼,转身上马,回去传令。
之后军报连绵不绝,两军各部纷纷来报,已到达指定位置,此时城头上才火光骤亮,人声噪杂起来。
显然直到此时也终于发现兵临城下,当真是迟钝无能。
“传令,抓紧挖掘沟壕,布置障碍。”王政面露冷笑,孤城不可守,敌将若不是愚蠢至极,此时必然会考虑突围,否则便是坐以待毙:
“只待擂鼓声起,将旗飘动,立刻攻城!”
......
至寅时,四面合围之势彻底形成。
天刚蒙蒙亮,王政眺目远看,便见城头之上,三四个明盔亮甲的将官在一群兵卒的拱卫拥地上了城楼,指指点点,似乎观看天军军容。
瞟了几眼,王政收回视线,又打量自家阵营,城外各种障碍堆积军前,为了保险妥当,王政甚至开始调集人手,将挖掘沟堑出来的泥土摆在前线,准备等会攻城时垒筑土墙。
这个方法,正是当初徐方攻临淄所用。
当然,舆城墙不算高,基本一会就能堆出一个斜坡,直接抵消城墙的地利。
王政本非好战之人,现在大多数时候他冲锋在前,更多只在面对强敌时,因为那才需要他身先士卒,一则鼓舞士气,二则抢占先机。
舆城又没张飞,他就没兴趣去冒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