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再说,再说吧,赶紧上车吧,那边汽笛响了。”
“嗯,我走了,爸妈。”
林立钟小跑着上了火车,这次去北平,林爸给买的卧铺,嗯,又是熟悉的感觉,这些年了,来回坐火车,好像都是卧铺,不过,比动差远了,就更别提高铁了,没办法,现在的绿皮小火车还是主流,要想再次享受到那些,她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了。
火车呜呜地出站了,林爸和林妈也回去了,今天是特意请了一上午的假,就是为了送闺女去北平的。
林爸和林妈刚骑着自行车到家,就看到了院子门口站着一个人。
“林工?您终于回来了,赶紧的,厂长找你呢。”来人是刘工,就是林爸曾经的助手,跟着一起下三线的那位。
“怎么了?是厂里出什么事情了吗?”林长河立刻停了下来。
“不是,是车间那边出结果了,厂长让你回去看一下。”刘工脸上满是兴奋,说话的语速都不自觉地快了几分。
“这么快?太好了,走,走,你先走着,我这就跟上。”林长河也高兴起来。“老杨,我先回厂里,中午饭就不在家里吃了。”林爸说着就把自行车掉了个头。
“知道了,你路上慢点,结果已经出来了,又不会跑。”杨华就知道,一提到工作,车间,老林准是这个样子,她早就习惯了,之前跟着老林在大三线的时候,有时候半夜还会被喊走呢。
“嗯,放心,放心,走了。”林爸看着刘工已经在巷子口往回看了,就赶紧骑上自行车跟着去了。
一路颠簸,第二天上午,林立钟总算是到北平了,要是还不到,她都要emo了。
整个车厢一共四个人,全是要去北平上学的学生,但是这年纪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三女一男,男的那位是沪上的,也是下乡多年的知青了,在陕省那边下乡的,八年的时间,足够他被当地人同化了,这一开口就是那边的话,偶尔会切换到沪上的方言,嗯,反正林立钟听他说话是有些费劲儿的。
另外两个女同志呢,一个是三十岁了,倒不是知青,人家是工人,已经做到办公室主任的位子了,这次考上的是工业大学,说话呢,听着人就累,这经常跟领导打交道的人就是不一样。另一个是年龄说是二十五岁,但是样子看着比这位三十多岁的大姐还要沧桑,嗯,不用想都知道,这位肯定也是知青了,她下乡的地方就比较偏远了,在贵省那边,妥妥的山区,各项条件都比较困难的地方,还是她主动要求去的,去了就成了当地的老师,以待就是十年,初中毕业去的,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唉,四个人里,属林立钟最小了,要不是她脸上的伪装还没有卸掉,估计另外三个是不会相信她也是下乡知青的。
也对,相比起另外两人的下乡经历,自己这下乡跟在城里也差不了什么,要不是自己饭量实在太大,估计,林立钟早给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
人家下乡是真的去搞建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