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两百万银,凑个三千万银预算的整数

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两百万银,凑个三千万银预算的整数

退,也是如此原因,大明百姓不在,就像是鱼离开了水,明明是守城之战,硬生生的打成了客乡作战,如何能赢?”戚继光进一步阐述了当年战败的原因之一。

    在大明边方,军兵民的分别其实很小,欠饷和苛责的普遍存在,让士气无限趋近于零,作战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腹背受敌,因为在边方,各个村寨,其实都是土城圩坊,是战场上极为重要据点、补给和情报来源,人都跑了,百姓离心离德,这种情况作战,就是必败。

    大明知道用墩台远侯刺探敌人情报,俺答汗也派斥候、细作刺探大明虚实。

    “这十万户奔逃北地的百姓,成为了大明在绥远的基石。”张居正简明扼要的汇报了下潘季驯的成功,让逃离故土的百姓成为当地统治基石。

    黎牙实在费利佩面前愤怒的咆哮,根本没有什么万夫一力,黎牙实只看到了一夫万力,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努力的让大明再兴,需要百姓的时候,百姓在哪里?这其实是黎牙实的问题,在大明需要百姓的时候,百姓就在那里,百姓也一直在那里。

    “今年计划再开工两条驰道,从长安到开封,从长安到嘉峪关。”王崇古作为次辅,汇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再开工两条驰道,嘉峪关到开封的驰道,这条驰道一旦贯通,代表着大明重开西域迈出了最重要的、最实质性的一步。

    王崇古选择今年开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年中,在银币、万历通宝的产量增加到安全线以上的时候,皇帝的内帑就要开始泄洪了,那么抓紧这个风口,就是驰道开工的最好时间。

    驰道非常昂贵,驰道可以掏空陛下的内帑,还让陛下欠下一屁股债来。

    “王次辅,从开封到嘉峪关,过宁夏中卫,总里程超过了3700里,一里按7500银计算,最起码要2800万银,这中间还要翻山越岭,你说的简单!银子从哪里来!”户部尚书王国光立刻表示了自己的反对。

    太贵了。

    “万历十二年一整年,朝廷满打满算才2900万银岁收,都给你王次辅修驰道算了!”张学颜也立刻反对了如此长度的驰道修建。

    “因为驰道贵,所以才要多修,这样成本就低了。”王崇古颇为平静的说道:“驰道贵不只是在驰道修建本身,为了修驰道,进行了很多的技术攻关,比如隧道、比如滩涂,比如架桥,养了无数的五经博士,负责勘测,负责查探,为此大明京师组建了六个工兵团营,河南、山东组建了十二个工兵团营。”

    “贵的不只是驰道,还有人,之前河槽改海漕,无数人反对,用陛下的话说,就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现在,驰道也是如此,绥远驰道还要两年竣工,但京开驰道、京密驰道,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么多人,放哪里去?”

    “大司徒啊,有些钱,不能省。”

    “现在省这点银子,这工兵团营就只能解散,这匠人就只能散去自谋生路,五经博士都失去了用处,大司徒,再想搞,人员要重新招募,技术也要重新论证,甚至是连一些配套驰道的官厂,也要重新设立,这才是花冤枉钱啊。”

    王国光立刻大声的说道:“你就是说破天了,这驰道也不能修,从长安到嘉峪关可以考虑,但从开封到长安段,可以缓一缓,等绥远驰道修完,再议不迟。”

    户部就是觉得贵,不是说驰道不好,主要是超过2800万银的修建费用,让王国光觉得王崇古疯了。

    “也行,就从长安到嘉峪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千禧: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明凯啊,你这么懦就回家养猪去吧嘉靖承明风起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