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唉。我摇了摇头,继续翻看起论文,只是似有一缕缕莫名的愁绪缠上心头。
那究竟是什么回事?
呃,先集中精神!
按照论文审查与刊登流程,估计这最早是1499年2月份写成,但梅林的合作伙伴苏珊却不在了,想必他当时也很悲痛,但仍能继续推进研究,且这篇论文看起来含金量更重。
主题涉及将能晶中的能量或x物质提取、增密并重注至新“能晶容器”的超高密特质强化与稳定技术,虽然并非详尽……毕竟当年仍是学生的梅林也不可能设计出全套具备可操作性的生产流程与技术工艺,但他在文中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概念:能晶吸管。
咦,“吸管”?
对了,上周在卡诺州山边镇的米娜家庭旅馆时,科学交流会上,梅林讲到动力源的作用机制,就用了“吸管”来比喻能量从能晶到传动装置的流出与驱动渠道。说起来,那个引子还是韦娜一时兴起说笑的……
但其实,早在两年多前,梅林就已经有这样的科学概念吗?而且,看他在文中的描述,还不止是构想中的“概念”,而更像是一种实用性“工具”!这……
啊,昨天在医院时,索菲提到,就在1499年1月刚放寒假时,苏珊曾透露过一点情况,就是“自己可能发现了新办法和媒介”,“能像吸管一样吸出白能晶的能量并注入新容器”……“虽然很不稳定”!
所以,当时与梅林合作研究的苏珊,肯定也知道这种“能晶吸管”,只是因为其极为不稳定,就在梅林的建议下暂时保密,继续试验等到完善稳定性再说。
后来听索菲转述时,我能隐约感到,苏珊“按奈不住”地透露部分情况时,那种犹如穿过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见着“神迹”领域远方轮廓时的欣慰与振奋!
而且苏珊讲过,等寒假过后就可以公开了的成果,也说明进展应该是可期的!
却不曾想到,就在寒假最后一天,苏珊却因感染冻灼毒素而昏迷至今……
唉。
现在看看,正是1499年3月刊登的新论文,或许就是那个成果的体现。可是,明明是两人互相搀扶克服过不知多少荆棘载途,最终却只有梅林独自来到理想的彼端,并摘下那朵最美的花儿。
轻叹一声。
我……还是相信,苏珊的中毒应该是意外。尽管这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但梅林教授这些年来倾力帮助和照顾重病昏迷的苏珊,那种悉心与关怀……不像是假的。
继续研读此文。
嗯……这里面提到,通过吸管吸入及推出能量或活化物质,重塑并稳定超高密特质的动力,或是如唯一真神般的无形之力,那就并非目前勉强够用的“复制品”所能为,而是新的,或者更纯碎的原始“真神之种”。
嗯……?
对,现在的工业酵母,即双活性引发剂和稳定剂的基础原料,来源于数百年前对原始菌种的复制与培育,经历过数十代的开发,似乎已经达到性能极限,虽然尚能较好匹配基于自然界现有普通品级能晶矿石提炼而成的工业制品,但无法高效及稳定引导超高密特种能晶有序输出能量和x物质……就如现在那些仅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