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凯尔看着我翻开的档案页,提出了疑问。
“都有可能的。但这册档案是以中央图书馆为主视角的,没有关于聚能联合工业的变迁说明。”我翻过几页档案,惊讶地发现:“咦,聚能工业商社不仅捐资,还参与设计建造。真不可思议,那个年代的能晶科技还只是雏形,电力技术还在实验阶段,但这座图书馆建造之时,就预埋铜线管路并预设通道接口等,方便后期改造时的新照明设备换装。图书馆还利用玻璃大穹顶引入自然光,减少初期煤油灯消耗等,在当时可说是很超前的设计呢。”
“几百年前的聚能工业就这么厉害吗?”凯尔也很惊讶:“而且似乎很支持科学事业发展呢。真想不到今天的月铃矿区会出那种事故。”
我也想不通。如果没出那种事故,只是看这份档案,再结合科恩曾经讲过的“聚能联合集团是能晶工学专业的最大科学资助者”,或许正常人都会对这家集团有好感吧。但经过几百年的变迁,谁知道最初的聚能工业商社和现在的聚能联合集团又有多少联系呢?或者说,是我过于先入为主了,这次的矿区事故难道是另有隐情?
我接着翻起这本中央图书馆档案册,后面的内容主要是建筑翻新,设施改造,藏书捐献,几百年来的灾害事件及受损情况等等,没有什么引起我兴趣的新内容。阅读完后,我便将档案册归位,转而浏览起其他建筑档案资料。
“行政楼,教学楼,宿舍……基本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档案呢,真够详细的。”我边看着建筑档案便念出其名称:“女宿舍楼,嗯,瑰园,榕园,荔园,樱园……?”
“樱园就是你现在住的宿舍吗?你给我的信上写着那里环境很好,真的吗?”凯尔问。
“嗯,好得简直不像话,我现在住的是两人套间。而且,整栋樱园的实际住户可能都不超过十户。”我从书架中抽出樱园宿舍楼档案册,翻开封面准备阅读。
“咦?这么好的吗!”凯尔的语气中满是羡慕:“我现在住的宿舍是八人间哎,而且每层楼有十五间宿舍,遇到任务集合时,经常要列队挤下楼的,天……”
“怎么说呢?我住的那栋楼冷清得有点怪,而且据说最开始是为研究生和辅导员准备的。按道理我们应该住到瑰园或榕园大学女生宿舍楼才对。”我边翻樱园档案册边说:“哦,樱园宿舍楼是1486年建的,算是比较新的建筑呢,才15年楼龄,不过也没有理由这么低人气啊……”
可能是因为樱园历史不长的原因,这份档案册页数不多,建筑简介及多角度构造图后,便是宿管员记录的大事纪要。但宿舍楼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建筑,所谓大事其实就是各种节庆安排,日常鸡毛蒜皮琐碎事件,就这些东西居然也写满了好几页。
当我看得昏昏欲睡并翻到最后一页时,却忽然一愣。
最后一页就写着这么一句话:“1499年2月,因故封闭半年,当年暂停接收新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