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他的实力,但没想到,他也只是派出代表参加。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得到一众老将支持的苏康,实力大增,已经坐拥越、东二州。
如今,正和南下的赵泰在赵东二州边界激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身为最高掌权者,一时半会很难抽空现身。
苏康能够短时间获得东州,苏祁安稍感诧异,但在谍政司的探查下,多少能够理解了。
苏康回到越州,并未像苏哲、苏泰那般,出兵扩张,而是亲自跑了一趟东州,与楚雄、吴定国交心交谈,陈述大凉现状。
请求与东州达成一种攻守同盟的方式,只为在苏哲、苏泰的扩张下,求的一丝生存。
这种攻守同盟,只限于一旦外敌入侵,第一时间出兵支援,战事结束后,并不会干预各州内政,说白了就是寻求军事盟友。
不得不说,苏康这步棋走的很妙,首先并没有表明有扩张的野心,对接壤的各州,保持友好。
同时,以皇室宗亲的身份,请求协助,在眼下岌岌可危的态势下,有这样一位没有趁火打劫的皇室宗亲出现,就已经增添不好的好感。
特别是得到了从皇室突围的一种老将支持,苏康的声望,迅速水涨船高,一路登顶,比苏哲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种局势下,东州就算再自傲,也得寻求外界的帮助,所以很快与苏康达成了攻守同盟。
不仅是东州,在苏祁安出发宁州前,听到了苏康有和南州接触的想法,一旦让他成了,就是三州同盟。
同时在与苏泰开战前,苏康就和保持中立的中州,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协议。
这样一来,苏康不仅稳定了局势,变相的得到了地盘,更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现在的他,都传出是比苏哲还要贤明的王爷,不少百姓闻风而动,想要投奔这位有仁义之王。
如果没有京都苏康的背刺,苏康的这举动,苏祁安怕会生出好感。
但了解后才知道,这位不受待见的王爷,才是隐藏最深的主。
其野心比苏哲、苏泰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攻守同盟这一步,真的相当妙,手下定有高人指点。
否则,绝对不会想出如此精妙之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