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宁又开口:“太长令主事沈括上前!”
沈括知道自己出头的日子终于到了,立即整理了下官服,上前二步下跪,字字清晰、铿锵有力地回应:“太长令主事沈括叩见陛下!”
希宁缓缓道:“黜幽陟明,沈括明事理、知礼法,现升位左卿中郎将,即日到位。希日后能有建树,造福社稷。”
沈括谢恩。
从今日起,大家都另眼相看了。以为最多封个五品的谏议大夫,没想到一下就赏了个从四品的左卿中郎将,一下就升了三级。
要知道,左卿中郎将和谏议大夫不同,虽然都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但谏议大夫只劝谏和出主意,而左卿中郎将是宫内和京中警卫和安全职责,是有审查、侦破、断案权力的。
女帝安排了这个位置,也是想看看他到底还有几把刷子。如果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去破了几件陈年要案、或者发现了什么重大案情,那就前途无量了。
当然也可以上任后,被同僚排挤、自己又没本事把握。那就只有搁置在一旁,等同于一个谏议大夫,在女帝受气时跳出来,和大臣唱唱反调就是。
女帝是要树威,并且发展自己的人……众大臣心中明白。这个沈括还真是抓对了时机!
太长令主事?太长令四品,还主事,那就是六品。
朝堂已官衔大小站位,六品小官自然都站到殿外去了。平日子里,帝王坐在龙椅上,根本都看不到殿外的官员。
看沈括二十出头的样子,细细瘦瘦的,刚开始留须,只在上唇留着两道胡,白面有须,长得端正。
一个老臣气呼呼地说:“哪里来的黄口小儿,敢咆哮朝堂,说谁无耻?”
沈括却不理不睬,行礼后,这才转过身,手还指着:“就是骂你,为老不尊,拿着朝廷俸禄,不以君为重,倚老卖老的拿顶着事逼迫君上。”
丝毫不受自己官小言轻的影响,言辞咄咄,双手持着竹笏板往上高举:“陛下重农耕,派五百人跟随端王去开垦荒地有何不妥?重农桑乃立国之本,根本就不需要和你们商议。”
“现在卖你们几分面子,拿出来说说,结果你们一个个摘帽撞柱,又吵又闹,将朝堂视同市井,做出来的事也和市井无赖有何不同?”
“阻碍陛下重农桑,你们死了就去死吧,却标榜自己忠君为国以死谏言,把罪名扔给陛下。何止无耻,简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一番铿锵有力、有条有理的话,骂得这老臣气得瞪眼、胡子颤,“你,你、你”的说不出话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