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之在内的五兄弟于同一年全部高中进士。
这可比苏轼苏澈两兄弟同时高中还要震撼,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本就家学渊源,晁冲之又先后拜师陈师道、林石等人,融百家之所长。
晁冲之轻笑道:“如此,晚辈便孟浪一回。”
“请!”
杨时伸手示意。
见状,广场上旁听之人神色一凛,纷纷竖起耳朵。
两位大儒论道,他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字。
晁冲之显然早有准备,张口便道:“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龟山先生以为,然否?”
哗!此话一出,整个广场之上顿时爆发出一阵哗然。
就连杨时都微微一愣,面露错愕。
实在是没想到晁冲之一出手就是王炸,《盐铁论》!《盐铁论》一直是潜藏在儒生心底的痛,虽然千年来,杨雄、司马光等大儒都曾驳斥桑弘羊三问,但却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实质性的回答这三个问题。
今日,晁冲之作为儒家一员,却用桑弘羊三问来为难杨时,这让在场不少读书人心生不满,怒而视之。
杨时陷入沉默,皱眉思索。
其实别看盐铁会议持续了半年,桑弘羊与儒生们也辩论了半年,但其实核心根本,只有三个问题。
其一,国家运转需要巨额的财政开支,光靠农业税根本不够,如果不执行这些制度,问钱从哪里来?其二,一旦遇到战争、灾荒等紧急事务,国库却空空如也,怎么办?第三,如果中央在财政等各个方面不对地方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旦地方势力膨胀起兵造反,怎么办?若将这三句话总结凝练,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国富才能民强,还是民强才能国富?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后世足足两千年,历朝历代都在寻找解决之法,却都不得其解,也都亡于此。
盛唐走富民路线,藏富于民,导致弱干强枝,亡于藩镇叛乱。
赵宋走强国路线,举一国之力,供养一城,看似亡于外敌,实则亡于民变。
因为就算没有金国入侵,赵宋最终也会在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起义中崩溃。
……
垂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