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哗!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便响起一阵哗然,无数羡慕的目光落在谢鼎身上。
单独一个越字,外加食邑一千八百户,说明这个国公不是开国公这样的六等爵位,而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四等爵,从一品。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爵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制度。
比如汉初之时,是没有国公这个爵位的,侯爵就到顶了,比如淮阴侯韩信、留侯张良、酂侯萧何等等。
而到了魏晋时期,始有开国郡公和开国县公,因此隋唐时期多国公。
到了宋时,又将国公这个爵位分为国公和开国公,要说有甚么意义与区别,还真没有,纯粹是为了凑十二等。
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如何区分国公、郡公与开国公、开国郡公呢?
很简单,只看爵位前缀的封号便知。
以单字国为封号,便是国公与郡公,而剩余的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前缀皆冠以郡县之名。
比如刘锜的静宁县子,韩世忠的绥德县男。
静宁与绥德,皆是县名。
国公乃是四等爵,再进一步,便是郡王,整个赵宋一百六十余年,被封国公的大臣,不过寥寥二十余人,其中大半还是赵佶这厮在位时封的,由此可见,赵宋对爵位的封赏也格外重视。
而齐国的爵位封赏比之赵宋更加谨慎,正因如此,一众文武官员才会如此惊诧与羡慕。
谢鼎赶忙起身推辞道:“臣何德何能,受如此厚恩,心中惶恐万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韩桢摆摆手,正色道:“谢卿乃国之栋梁,厥功至伟,不必推辞。”
“这……陛下厚恩,臣不胜感激。”
谢鼎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接受封赏,行大礼叩拜谢恩。
他心里明白,这个国公,是官家在投桃报李。
说了保你谢家,就一定做到!(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