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韩桢却不想当冤大头,于是没有回赐金银,除了常规的玉器之外,选择了琉璃器。
这玩意就是沙子,随着烧制工艺越发成熟,成本直线降低,如今一樽琉璃器的成本不过几十文,百樽也不过才几贯钱。
琉璃器如今在中原有些烂大街的趋势了,富贵人家几乎人手一个,但在海外却是稀世珍宝。
果然,只见王启面色激动道:“上国陛下厚恩,小臣不胜感激。”
“起来罢。”
韩桢吩咐一句,而后意有所指的问道:“金国这几年,可曾派遣使节前往高丽?”
王启神色一凛,斟酌一番后,正色道:“小臣不敢隐瞒上国陛下,确实有金国使节前来,要我国称臣纳贡,但被我王所拒。金人狼子野心,且蛮夷矣,我朝鲜盖慕华风,谓之小中华,岂会与蛮夷君臣相称?”
金国与高丽渊源颇深。
完颜阿骨打曾言:“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谓契丹为大国,高丽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无道,陵轹我疆域,奴隶我人民,屡加无名之师。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获殄灭之。惟王许我和亲结为兄弟,以成世世无穷之女子。”
金国遗民编写的《金史》卷一,也明明白白写着【金之始祖讳函普,初从高丽来】
在完颜部统一女真之前,女真一直是高丽的附庸。
对辽国是迫于无奈,但对高丽纳贡,那可是情真意切。
只是随着完颜部统一女真,起兵抗辽后,心态也渐渐产生了变化,十几年前还曾与高丽打过一仗。
虽说高丽打输了,可心里对金国却不服气。
尤其是完颜吴乞买派使节前来,要求高丽纳贡称臣,这在高丽人看来,简直就是耻辱。
曾经依附自己的老小弟,如今得了势,反倒骑在自己头上,让自己低伏做小,这种心理落差,高丽人无法接受。
不过,虽然心里很不爽,但高丽也不敢表露出来,毕竟金国如今势大,灭辽取而代之,不是高丽一个边陲小国能与之抗衡,因此一直虚与委蛇,同时加紧在北面修筑长城,派遣军队驻守。
而金国呢,也不想真灭了高丽,到底是父母之邦,还是有一些感情在的。
所以,两国这几年一直维持着和平。
这其中的弯弯道道,韩桢早就通过马扩以及外交部的官员获知,心里跟明镜似的,眼下发问,不过是在敲打王启。
既然对我大齐纳贡称臣,往后就得安守本分,不能首鼠两端。
王启自然听出了韩桢的话外之音,所以当即表明态度,贬低金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