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审判清算,凡有作奸犯科者,重则斩首,轻则流放。
杨家家风还算正,虽也喝兵血、吃空饷,但作奸犯科之事倒是没有,加上考虑杨家祖孙三代,都在外领兵,镇守一方,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杨家在这次清算中得以幸免。
北宋多将门,折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种家将、狄家将等等,其中杨家在民间的名声最好。
《杨家将》这本小说,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家将》虽然成书于明朝,可是要知道,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都是有传承的。
就比如《三国演义》与《西游记》,在唐宋之时,民间就有不少版本流传,到了明朝吴承恩、罗贯中在借鉴了这些前朝话本后,加入自己的思想内核,才攒出来的巨著。
包括《水浒传》,其中不少人物在宋时都是有原型的。
同理,《杨家将》也同样如此,否则为何北宋这么多将门,偏偏挑着杨家来写呢?论惨烈,折家与西夏大大小小打了几百仗,折家子弟战死沙场者不下百余。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论功绩地位,狄青官居枢密院使,乃武人能达到的巅峰。
除开各种因素外,杨家门风也为其加了不少分。
见他回来,门房立刻迎上前:“阿郎回来啦。”
“嗯。”
将马缰绳递给门房,杨沂中迈步走进大门。
前厅之中,一大家子人聚在桌前,坐在主位的老者须发皆白,虎目圆瞪,有股不怒而威的气质。
此人正是杨家的当代家主,杨宗闵。
作为杨业之孙,杨文广从弟,杨宗闵虽不及父辈那般悍勇,闯出赫赫威名,但也算得上一员虎将,战西夏、败辽将,凭借战功一路升迁,最终官居永兴军路都总管。
按理说,杨宗闵只是杨家偏房。
杨家正房一脉,从杨业开始算起,应该是杨延朗(杨延昭)、杨文广才对。
杨宗闵的父亲,是杨延朗最小的弟弟杨延彬。
奈何自杨文广之后,杨家便后继无人,正房资质平平,靠着祖辈蒙荫混个闲散虚职。
反倒是杨宗闵异军突起,凭着战功一步步爬了上来,身居高位。
分家自然是不可能分家的,于是杨宗闵渐渐成了家主,挑起杨家这个担子。
“爷爷,父亲。”
走进大堂,杨沂中问候了一声。
杨宗闵问道:“官家安排的差事办妥了?”
“办妥了。”
杨沂中点点头。
“开饭罢。”
杨宗闵并未多问,而是招呼一声开饭。
杨沂中坐下后,不多时,婢女便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食不言寝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