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0598【帝王最大的敌人,寿命!】
五丈河上,波光粼粼,舳舻千里。
数十艘庞大的货船,在水师战船的护送下,航行于河面之上。
这些货船的甲板之上,堆满了黄金、白银、象牙、玛瑙、宝石等珍宝,引得沿途两岸无数百姓围观。
这一幕,自然是猴子有意为之。
没甚么比真金白银更好宣传海贸的方式了。
华夏人对土地的感情太过深厚,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
说实话,韩桢其实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他起码努力尝试过了。
土地兼并,一直是王朝最大顽疾。
历朝历代,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登基后,都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切改革的核心皆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问题。
韩桢从不认为自己比前人聪明,唯一的优点,不过是后世的眼界罢了。
他的方法,说白了也就三步。
首先是针对民间,削弱门阀士绅的影响与能力,规定田产上限,控制土地买卖。
其次是士大夫阶层,也就是宗室和权贵们。
早在山东之时,他就已经给一众官员透露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土地。
前两个法子,都是以抑制为主。
但堵不如疏,压的太狠,届时反弹的也就越狠。
他在时还好,凭着威望,谁也不敢造次,可他死后,汹涌的反噬,新任皇帝决计压不住。
老祖宗总结的很好,天下人熙熙攘攘,不过为了名利二字。
寒窗苦读数十载,削尖了脑袋挤进官场,有人为名留青史,传颂千年,有人为摆脱贫寒,衣锦还乡。
指望朝堂之上的官员都如圣人般,不为私利,只为黎民苍生,家国社稷,压根就不可能。
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圣人不是没有,可几百年才出一个。
所以,韩桢才会如此迫切的发展工商业,以及海贸,将权贵阶层的目光从土地挪到茫茫大海之上。
能否成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韩桢对此很有信心,因为与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比,他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年轻!
他太年轻了,过了年节也才二十一岁,比之李二凤、刘秀这两个天命之子都还年轻六七岁。
且以他的身子,只要不作死磕丹药,酒色有度,活到七老八十完全不成问题。
谢鼎、常玉坤都多大年纪了?
年轻一辈的赵鼎、祁蒙,也都年过三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