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
常玉坤劝谏道:“陛下心怀百姓,乃万民之福,臣敬佩不已,可此举着实不妥。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陛下为北方百姓免费搭建火炕,南方百姓得知会怎么想?山东、蜀中百姓,又会如何想?”
“若是给南方等地补偿,那将是一笔巨款,只怕国库也承担不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闻言,韩桢沉声道:“两位爱卿所言有理,可北地百姓饱受兵灾战乱,食不果腹,近九成百姓没有余钱修建火炕,难不成让朕眼睁睁看着北地子民冻死么?”
常玉坤说的也有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均,朝廷给北地百姓免费修了火炕,山东、蜀中、南方的百姓定然会心生不满,本来南方就与蜀中刚刚纳入版图,还不太安定,有心人再一煽动,发生的暴乱的可能性极高。
刘宓提议道:“可折中一番,由朝廷拨款,低息借与百姓修建火炕,分三年还清。”
不管如何,反正免费给百姓修建,这个口子肯定是不能开。
否则口子一开,天下百姓一闹,国库真兜不住。
国库是有钱,但要知晓,如今天下可是有一亿三千余万百姓啊!
“不妥。”
韩桢摆摆手,沉声道:“此举弊端颇多,若当地官府为完成差事,强行逼百姓借贷,岂不与王安石的青苗法同出一辙?”
下面官员为了完成差事,搞好政绩,可不管那么多,只会强行让百姓借贷,修建火炕。
有些百姓明明不需要借钱,却也背上了债务。
除此之外,官员与胥吏也能借机做文章,上下其手,大捞特捞,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当然,韩桢治下与赵宋不同了,底层胥吏清明了许多,外加各地设有督察处,以及密谍司,监视官员与补官,可保不准就有人会铤而走险。
千万别高估了人性,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贪官,如何时代都禁不绝。
当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便是如此,本意是好的,但落实到地方后,却成了害民的恶政。
“是臣考虑不周。”
提起青苗法,刘宓立即意识到了自己这个提议的弊病所在,赶忙认错。
韩桢吩咐道:“此事不能拖,北地的天儿一日比一日冷,内阁尽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臣领命。”
常玉坤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差事。
告退之后,两人转身出了大殿。
见大殿外候着两名貌美女子,常玉坤与刘宓只是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
官家在女色之事上,一直很克制。
如今,后宫妃嫔只十人,不少官员上奏陛下纳些御侍,充实后宫,俱都被官家拒绝了。
而今就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