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了吧?当然了,宋时的爵位不比汉时,只有品阶,没有封地,虽也有食邑,可实际上就是个名头,相当于固定工资。
就比如刘锜的爵位,是静宁县子,食邑六百户。
按照宋时标准,一户一贯一百钱来算,他这个爵位,一年的固定俸禄也就七百贯出点头。
七百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了,可放在东京城的勋爵身上,那是真不够用,去樊楼喝顿花酒都得掰着手指头算清楚。
赵佶可不管那么多,他现在身无分文,就靠着爵位过活了。
食邑的多寡,关乎他今后的生活质量。
韩桢说道:“没有食邑,届时自会有人与你道明。”
还想要食邑,想屁吃呢?
给朕扫大街去罢!赵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不好。
待散朝之后,一众官员出了大殿。
赵佶与赵楷父子混在人群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一众朝臣如同躲避瘟神一样,与他们父子拉开距离,生怕沾上一点关系。
一路出了宣德门,就见一名官员迎面而来。
“净街候留步。”
赵佶顿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道:“有何贵干?”
那官员说道:“陛下旨意,往后这条御街,由净街候负责清扫,月俸一贯三百文。”
扫……扫大街?
赵佶先是一愣,旋即涨红了脸,心头无比愤慨。
想他堂堂大宋太上皇,哪怕如今是亡国之君,也该受到礼遇。
韩桢小儿,安敢如此欺我?关键俸禄只有一贯三百文,这点钱够干甚?都不够去樊楼喝杯茶。
“嗯?”
见他神色愤慨,那名官员挑了挑眉:“净街候想抗旨不成?”
听到抗旨二字,赵佶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讪笑一声:“呵呵,微臣领命。”
官员吩咐道:“明日卯初在此上值,若敢敷衍了事,休怪本官扣侯爷的俸禄。”
虽称呼他为侯爷,可语气中却丝毫没有敬意,反倒充满了戏谑。
赵佶讷讷地应道:“朕……本候晓得了。”
交代完后,那名官员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瞪着那名官员的背影,赵楷双拳紧握,愤恨道:“韩桢欺人太甚!”
赵佶叹了口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净街就净街罢,总比丢了小命要好。”
赵楷欲哭无泪,语气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