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又到了每日一次的焚香了。
赵桓一边走,一边笑呵呵地与熟人打着招呼。
当年,他二人全程参与南下平叛,方七佛作为方腊麾下头号大将,双方交战不下十余次,哪里会不认得对方。
果然,首页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赵佶被俘之事。
可是两三日过后,刘光世便适应了,每日不闻上一会儿,就觉得浑身不得劲,闻得久了,只觉飘飘欲仙,忘却一切烦恼和苦闷,只剩下无尽的舒爽,如坠仙境。
郑厚说道:“但伱二人,却与佛子大人结过仇。”
“听说官府正在募集猎人,组建捕虎队,捕一只大虫,赏钱五十贯。”
吸取了前唐以及五代乱世的教训,赵宋这一百余年,已经将武人彻底驯化。
闻言,另一桌的食客答道:“俺晓得是怎么回事,农学院那帮官儿,在山上养兔子,结果不少兔子都跑了,那东西极其能生,据说一年能生七八窝,一窝七八个崽,没多久漫山遍野都是,还跑去村里啃食庄稼。兔子多了,虎狼这等猛兽,自然也就多了。”
“大官人,您要哪刊报?”
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今,当街头巷角的小摊小贩,都开始使用海错做生意,就说明益都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并且海错生意也渐渐正式铺开,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汤饼被端上了桌。
听到这个称呼,刘光世与张俊不由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初次闻时,只觉怪怪的,让人犯恶心。
踏踏踏~
一连串脚步声传入耳中。
不过韩桢并未暴露他的身份,对外也只是说赵桓在山东颐养天年,除了知州与密谍司千户等少数几个官员外,其余人都不晓得。
“赵官人见多识广!”
这个消息对赵宋官员以及将领的打击巨大,无疑于天塌了。
就是因为在孟昶的治理下,蜀中四十年无战事。
张俊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郑厚,旋即怒斥道:“郑厚,你乃朝廷命官,却与反贼暗中勾结,陷害忠良,若被太上皇得知,定会抄家灭族!”
毕竟,贫苦百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王员外早。”
付完钱,接过三刊报纸,赵桓迫不及待的抽出《青州早报》。
“呵呵。”
“哈哈哈哈!”
方七佛与郑厚彷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仰天大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