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吾姓陆名贺,字道卿,这位是拙荆饶氏。”
赵佶朝着陆饶氏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陆贺显然也觉无聊,便随口问道:“不知朋友治的是哪一经?”
赵佶答道:“吾治的乃是《易经》。”
古时的四书五经,四书乃是必学,相当于后世的语数外。
而五经则更为复杂,瀚如烟海,一个人很难全部精通,所以往往会主攻一经。
“巧了,吾治的也是《易经》。”
陆贺微微一喜,旋即与赵佶讨教起来。
原本,赵佶本是存了应付的心思,结果聊着聊着,却发现此人学问极高,对《易经》的解读鞭辟入里,发人深思,于易学一道已然登堂入室。
赵佶虽不是当皇帝的料,可学问却不差。
赵佶忍不住问道:“道卿兄可有功名在身?”
“并无。”
陆贺摇摇头。
赵佶更加疑惑了:“以道卿兄之才,登科入仕可谓易如反掌,为何不去考取功名呢?”
陆贺答道:“今上非明君,朝堂之上奸佞横行,似我这等耿直的性子,即便入仕,也讨不得好,不如在家钻研学问,教导幼子。”
这番话,让赵佶老脸一红。
好在他脸上沾染了不少灰尘,与汗水黏在一起,脏乎乎的一片,让人看不清脸色。
赵佶努力为自己辩解:“吾倒觉得,今上乃贤君,对外收复燕云故土,对内德化万民,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陆贺神色怪异的看了他一眼,挑眉道:“自官家登基至今,暴乱频频,前有方腊,后有钟相杨幺,更有蜀中朱姓父子,高托山、张万仙、张迪之流数不胜数,何谈安居乐业之说?而今齐国皇帝,不正是被逼得没活路了,才奋而伐宋么。否则,大宋又怎会被赶到南边。”
赵佶讷讷地道:“这……这些都是朝中贪官污吏所为,官家被奸佞一时蒙蔽。”
陆贺反驳道:“蔡京数度复相,岂是一句蒙蔽便能搪塞。章惇曾言,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赵佶被怼的哑口无言。
见状,陆贺也闭口不言。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且尴尬。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