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宋泼皮 > 0451【登闻鼓】

0451【登闻鼓】

br />     韩桢点点头,而后问道:“诸位还有何奏言?”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文武官员不论品级,皆可启奏发言。

    这是低级官员们一次露脸的机会。

    若是把握住了,被陛下与朝中大佬们记住,往后仕途不说平步青云,起码能少走好几年弯路。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站起一人:“臣有奏!”

    此人韩桢没甚印象,看他官服上的鸂鶒纹饰,显然只是个七品官儿。

    一旁的刘昌,用微不可闻的声音提醒道:“陛下,此人姓苏名迪,苏轼之孙,苏过之子,任进奏院编辑部郎中。”

    “哦。”

    韩桢微微点头。

    苏迪朗声道:“陛下心忧天下、胸怀万民,微臣提议,当重启登闻鼓!”

    吴敏赞道:“此举大善!”

    赵鼎却反对道:“不可,登闻鼓直达天听,而百姓愚昧,陛下日理万机,岂能把光阴耗费在家长里短之中?”

    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一时间,朝堂吵成一片。

    登闻鼓!

    据说,此鼓自尧舜禹之时就已设立,乃敢谏之鼓,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

    历朝历代,皆有设立。

    不过其他朝代的登闻鼓,基本就是个摆设,流于形式,有些朝代甚至对其严防死守,生怕老百姓拿这玩意搞事情。

    比如明朝,一度将登闻鼓高悬于常人够不着的位置,还派遣一大堆锦衣卫排成人墙以阻止人们靠近。清朝更是规定甭管鼓敲得有理没理,先打三十板子,看谁还敢来扯淡?

    唯独在北宋,登闻鼓就设在宣德门外,不但可以随便敲,而且谁都能敲。

    该说不说,赵宋这一点做的比较好。

    比如京师有个百姓丢了头猪找不着,就干脆擂响登闻鼓把宋太宗赵炅给敲出来了。

    对于此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淳化四年》中有记载。

    【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豭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直,因语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寃民矣。】

    起初还好,没几个百姓敢去敲登闻鼓。可到了宋仁宗赵祯继位后,一切都变了,京师百姓但凡有个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不去开封府了,直接来宣德门外敲登闻鼓,再发几句牢骚解解气。

    久而久之,赵祯被敲的不厌其烦,干脆把登闻鼓给撤了。

    这就是为何要赵鼎反对。

    真要放任百姓去敲登闻鼓,那官家一天十二个时辰,甚么事儿都办不成了,光处理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了。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武纪元:开局获得BUG级异能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九转妖神穿越大隆:不是我怎么变成瞎子了?边军悍卒盛京有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