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市,他发现竟有一些小贩出摊了。
欣喜之下,立马坐到摊位上,叫了一碗汤饼。
一碗汤饼,吃的赵桓差点流下眼泪,吃完之后,他说道:“掌柜,劳烦再来三十个炊饼。”
有了炊饼,谁还吃那粟米粥。
小贩笑呵呵的说道:“客官稍待,俺这一笼炊饼,还没蒸好。”
“嗯。”
赵桓点点头,坐在摊位上。
四下看了看,他假装随意的问道:“掌柜,如今可能出城?”
小贩答道:“能是能,不过需开封府开具的凭由。”
凭由?
赵桓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糟了,忘了这一茬!
没有凭由,纵然逃出东京城,也去不得山东,进不了郡县。
赵恒装模作样道:“京师这般多百姓,府衙能忙得过来?”
小贩忙里抽闲的说道:“自然忙不过来,据说太学的太学生都被请去帮忙了。”
赵桓心急如焚时,面上却佯装镇定,继续问道:“去城外探亲也需凭由?”
“只要不出开封府,就不需凭由。”
小贩摆摆手,解释道。
另一桌的食客说道:“你们可知道,官家逃走了。”
闻言,赵桓心中一惊。
小贩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逃走了?”
那食客答道:“没错,据说皇宫里有密道,二郎爷爷杀进外城的时候,官家顺着密道逃出了城。”
小贩调侃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哈哈哈!”
这番俏皮话,顿时引得一众食客哈哈大笑。
赵桓听的是又惊又惧,待炊饼蒸好后,付了钱便匆匆离去了。
回到小院,朱琏正与两个孩子吃早饭。
朱琏招呼道:“夫君快来吃些罢。”
“我吃过了,给你们带了炊饼。”
赵桓说着,将抱着炊饼的布包放在桌上。
听到有炊饼吃,两个孩子立马放下筷子,解开布包,拿起一个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