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主家放了饭,阿娘不饿,三郎快且吃罢。”
秦明如何不知,秦母浣衣的主家,乃是城南出了名的抠搜户。
不克扣工钱就已是大发善心了,哪里还会放饭。
尤其是这会儿,城中缺粮,一碗汤饼都卖到三十文钱了。
念及此处,秦明拍了拍肚子,笑道:“阿娘莫要推辞,俺在郑家大郎那儿吃了两碗,这会儿肚子胀的慌。”
好说歹说,秦母才吃起了汤饼。
……
接下来的几天,秦明都在那条巷子里说故事。
只是随着推移,城中愈发缺粮了,汤饼已经涨到了一百文一碗,没人再请他吃汤饼了。
就连烂桃劣枣都没了。
但秦明却不在乎,依旧兴致高昂给大伙儿讲故事。
他很享受这种被人尊重的感觉。
每当看到围观百姓面露惊叹之时,他都发自内心的觉得满足。
而这一切,都是二郎爷爷带给他的。
谎话说了一千遍,渐渐地也就成真了。
秦明从未见过韩桢,可如今每每提到韩桢,他的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起二郎真君的神像。
双方的形象,不知不觉间重叠在了一起。
有时候躺在床上,他会想,自己这般虔诚,又帮二郎爷爷纳土建庙,等二郎爷爷进了城,定然不会亏待自己。
……
这一日,秦明照常来到巷子。
郑家大郎的汤饼摊,正有几个食客在交谈。
见到秦明,其中一人立刻说道:“秦三儿,保神观前两日被拆了,你可知晓?”
轰!
这句话,如同一个炸雷在秦明耳边响起,整个人如遭雷殛。
好半晌儿,秦明才回过神,讷讷地问:“保神观被拆了?”
那食客答道:“是啊,俺今儿个还准备去祭拜一番,结果走到一半,听人说前日就被拆了。”
“哎,秦三儿你去哪?”
“今日不讲了?”
身后食客的呼喊,秦明根本听不清,此刻他脑子嗡嗡作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