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来到俘虏面前,居高临下的问道:“方才死的可是神猿将石坚?”
“正是!”
一名护法忙不迭的点头。
聂东又问:“你等为何在此,如实道来!”
那护法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俺们领了仙公……张万仙的命令,奇袭临朐马监,抢夺战马。今日探子忽然发现武卫军开拨,史参军说益都郡守备空虚,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俺们便想着来试一试。”
听到这番话,聂东心头暗笑。
临朐马监还有个屁的战马,早就被骆沙那厮用劣马换光了,送到青州军中。
就算没有今夜的意外,到时这帮敢炽军也会白忙活一场。
强忍住笑意,聂东又问:“谁是史参军?站出来!”
话音刚落,不少俘虏齐齐看向史文辉。
见状,史文辉讪笑一声,硬着头皮站起身,作了个标准的文人土揖,自报家门道:“吾名史文辉,敢炽军中参军。”
“哟,还是个读书人。”
聂东呵呵一笑,询问道:“可有功名在身?”
史文辉答道:“吾于政和元年秋闱中举。”
郑和元年?
聂东在心中盘算了一阵,略显诧异道:“政和元年中举,至今还是举人?”
如今乃是宣和五年,这中间隔了十二年之久。
科举三年一届,也就是说,这史文辉进京赶考四次,俱都没有考上。
“正是。”
史文辉面色尴尬。
听到只是个举人,聂东便没了兴趣。
宋时举人多如狗,每一次科举,至少有十多万举人赶考。
最多的一次,乃是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报考人数高达四十万人。
似是感受到聂东眼中的轻视,史文辉问道:“你们应不是官兵罢。”
“哦?何以见得?”
聂东来了兴致。
环顾一圈周围的青州军,史文辉赞叹道:“吾观将军麾下士卒各个彪悍勇猛,尽显汉唐之雄风。吾等与潍州北海军交过手,禁军早已糜烂,哪有这般战力。若武卫军有这本事,只怕早就把张万仙灭了,还会容他嚣张到现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