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那里能了解到,海外诸国有很多的东西都已经大致成了体系,诸如物理、数学等,这些我们华夏虽然都有,但很零散。
孔圣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海外诸国肯定也有优势的地方,就以红衣大炮为例,若是没有红衣大炮,能有宁远大捷吗?
或许有,但一定是惨胜!
落后于别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反思,反而还自大。
所以,朕主张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继而让自身强盛。
这便是格物院成立的初衷,也是今后海外知识和技术在大明传播的起点。”
群臣再次被皇帝的高瞻远瞩而震住了。
尤其是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更是让众人羞愧。
震撼过后,众人双眼通红,隐约有泪珠浮现。
皇帝虽然年轻,可却是扛起了大明亿万百姓的温饱之路和富强之路。
身为大明臣子,皇帝的思维太超前了,他们都跟不上皇帝的脚步,实在是太惭愧了。
崇祯看着众人思索的群臣,略微思索了一下,立刻道:“诸位爱卿,既然今日已经讲到了开海禁,那朕索性就跟诸位摊牌了。”“整个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和那些被掠夺的国家做生意,还能和那些强大的国家做生意,
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漆器等卖到海外去,价格能翻上数倍、数十倍,赚大明百姓的银子,不如赚海外诸国的银子。
如此,大明境内的百姓就能有许多工作,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到时候商人想去海外做生意,那关税就不是三十税一了,而是一成、两成、甚至三成了,
因为我们要动用大明水师护航,震慑诸国,如此以来税收能大幅度的增加着,这其中的逻辑本阁说的可算明白?”
说到这里,袁可立转身,朝着龙椅上的崇祯行礼,表示自己讲完了。
嗡……
群臣被袁可立的结论给震的脑袋嗡嗡响,满脸的不敢置信。
开海禁这事,他们早已经在心中认定了,是早晚的事情。
朝廷自太祖开始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首先是维护稳定,禁止海上私人贸易,最终达到陆地交易,进而增加税收。
其次则是沿海倭寇的袭扰,不仅劫掠商船,更会登陆破坏沿海居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海禁就减少了海上的伤亡和损失。
其三则是维护小农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