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岛国的自留地,只有看着他们拿奖的份。
但今年的情况稍微有了一些变化,整个亚洲同时有了两位热门候选人。
pnas期刊对两人究竟谁会得奖做了一个预测:“陆就像一条超级黑马在学界横空出世,创造出了平衡态理论以及司南模型解决了植物细胞数十年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并以二十多岁的成绩拿到诺奖提名,他的天才毋庸置疑。”
“而小川诚二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大脑的成像技能研究,脑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器官,人类对大脑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借助无创研究工具,对于探究大脑奥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脑科学领域一直以来备受评委会青睐,来自岛国的小川诚二或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pnas期刊全名是《米国国家科学院报》,这番点评不乏有拱火的意味。
要知道两人的获奖提名都不是一个领域的。
更何况其实每年活跃在预测名单上的华人其实并不少。
单独将陆时羡提出来,由于国籍原因,很容易引发对两人的讨论。
但这也有了一个好处,在国内媒体的宣传之下。
原本很多对他第一印象不咋样的民众对他的感观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网络上们更是掀起了议论的热潮。
“对不起,我承认之前有小黑子的成分,但这次我坚定的站在陆时羡这边。”
“刚刚粗略了解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年轻人的优秀,才二十几岁就已经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承认别人的优秀有这么困难吗?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他是转基因的支持者就戴上名为偏见的有色眼镜。”
与此同时,岛国媒体也同样热闹,只不过口径都相当一致,没有什么别的声音。
“小川桑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陆时羡其实和小川诚二并不认识。
但在某些无良媒体的渲染下,自己好像和他有了深仇大恨一样。
但事实上,两人甚至连竞争关系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