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这种能量晶块,但是转化的能量源头从哪儿来呢?
联盟现在的主要能源产地,是怒枭星的废能风暴。
直接在废能风暴长期肆虐的地区,建设压缩能源工厂。当风暴刮起的时候,以收集废能风暴的技术,灌注到工厂内的能源压缩机内,制造能量晶块。
但这个看天吃饭。
哪怕是在怒枭星那两块废大陆上,风暴也不是天天都刮的。
而另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段,就是发电供应。
一个能量晶块能供应小镇一年,那一个这样规模的小型发电厂不也就能够一年出一个能量晶块了吗?
这个技术现在主要是利用在一些巢都、工业中心的大型核电站内,但主要是用来在电力用度平谷峰的时候,收集剩余电能或者释放电能对应高峰用电的。虽然也能产出一些能量晶块,但是指望拿来做贸易、供应战争肯定不现实,甚至连一些大的发电厂在供应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的时候,还需要怒枭星的废能转化工厂出口能量晶块,才能够保证用度。
随着星舰越造越多,
联盟现在主要的发电手段,是可控反应堆。以空气和水,就能够生成核燃料并发电,这东西已经够黑科技了,产生能源的成本也够低了。
但是……怒枭星、黑箭星可以大规模发展,因为水资源充沛,可要是时间长了,大海也是会被抽干的。
当前,人口规模还没到很密集的地步,尚且还好一点,然而越发发达的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已经初现峥嵘。现在不管,以后环境问题会变得严重。
已经干涸的、就剩下工业废水的、大部分生活用水资源都只能依靠水循环系统的科罗嘉巢都世界,就是个例子。
如果可以,顾航并不想把自己手下的每一个世界最后都抽干成那样。
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平息怒枭星的风暴,修复成灵化气田。
那不用说了,光灵化气田采集并制造能量晶块,怒枭星一年都可以搞到80亿税币的纯收入。这已经是相当于当下怒枭星一半的年产值了。
但显然,联盟没有行星级的气候改造技术,顾航甚至不知道这种技术在不在史诗级的奖池里,搞不好其层级会更高。
而,则是另一个路线。
仔细查看了蓝图的说明,尽管具体的技术他肯定一下子懂不了,但从效果上,大约能明白了。
只是可以围绕行星建造一个巨大的恒星能源采集站,加上配套的压缩能源技术,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提取恒星能量,制造能量晶块了。
而如果围绕恒星建造的采集站够多,以至于将整个恒星都给全面包围了起来,那就形成了顾航印象里的一个玩意儿:戴森球。
当然了,这其中还隔着许多工程学技术堡垒,不是简单的累计数量就能搞定的。
而且,就算是有技术,当下的联盟,肯定没有资格和财力投入,建造这种超级巨构建筑。目前天马星区的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