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管转得不够快、想要从侧面形成打击的敌人。同时,更后面一点的步战车,则作为步兵的重点火力支援。
同时,坦克部队也不会犯脱节的错误,往往与步兵保持着20-100米的距离,在占领一处阵地后,坦克还会停下来一会儿,等等步兵上来。
步兵在上来后则会完成对周边区域的占领和清剿,坦克此刻再出发,再突破一段阵地,步兵跟上。
如此往复。
后面的摩托化部队跟上之后,则会对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的敌军,再进行最后的清扫工作。
这套战术,就算是一个有着严密防线的敌军阵地,都不太好防下来,更别说现在的这群反总督同盟军了。
他们本来就是从各个聚居地拉起来的乌合之众,装备、士气、训练度、经验……全都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再被三万发火炮犁了一遍,还活下来的本就没有那么多了,更何况,就算是活着的人,士气也早就到了崩溃的边境。
说实话,不是被军官强令要求进行抵抗,恐怕早就跑了,或者躲起来等投降了。
可是……反总督同盟军的这些军官们自己,难道就不怕死吗?
显然也是怕的。
在一些地方,士兵们溃逃了,军官试图把士兵们喊回来,但是毫无用处,他们心下一横,干脆也就跟着跑了;
有的军官,在呼喊士兵们出去抵抗之后,自己却先溜了;
有的军官,干脆直接带着手下的士兵一起跑了。
总的而言,这些反总督同盟军,在遭受到了可怕的炮击之后,还能组织剩下的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击,可观来说对他们乌合之众的身份已经算很不错了。
但在装甲部队的冲击之下,这点抵抗被迅速粉碎了。
逃跑的士兵,如果是往两侧跑,那珀博夫手下的士兵们就不太理会,没工夫往战线的两边管事情;而如果慌不择路,向后跑,就等于是要一路被装甲部队撵在屁股后面,那显然是非常糟糕的。两条腿,跑不过轮子的。
尤其是在敌人的反抗越来越没力度之后,珀博夫更是采取了大胆、激进的战术,不再让步兵和装甲部队维持密切的配合,战术纪律被放下,更强调冲击速度。
步战车开始超越跑的慢的挑战者坦克,到了前面;工兵营搭乘着武装卡车也快速向前赶上,碰到碾不过去的地方,工兵就下车填平壕沟、建设临时道路。
这其实很危险,但是并没有碰上什么危险。
仅仅是在熄风旅正式投入战斗,仅仅是两个小时之后,整个部队就打穿了敌人防线最中间的区域。
宽八公里,深四公里,彻底被冲烂。
到这一步,颜司令的‘中心开花’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