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
“级别一是科普阶段,主要是为了吸纳尽可能多的观众。在这个等级当中,我们要提供足够有趣的科普讲解,注重流量关注度以及最新的AI事件,内容必须要足够幽默有趣。通过生动的故事、图表和实例,帮助普通人理解AI技术到底和大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从而让他们希望了解AI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对于这个级别的内容,我们不对受众做任何的收费,这样才能够把缺乏AI知识,学习动力的普通人也包括进来。商业逻辑在于,这种科普内容吸引了广大的非技术背景人群,人人都能够观看。只要做得好了,有了客观的流量,视频就可以通过广告、赞助的形式获得收入,而非一定要收学生们的学费。”
“你们的心思还不少啊!像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样子。”孟繁岐听完韩辞总结的讨论结果,级别一尽量囊括大众,走时事流量,用广告赞助的方式收费的确是他没去想的。
按他之前考虑的,就是老老实实把课程内容给做好:“不过这部分内容势必要维持大量的更新,我在早期可以配合多录制一些科普视频,到后面恐怕也难以为继。”
“这是当然,最开始我们通过你的知名度和特殊身份吸引来用户,等到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我们也可以逐渐分批推出其他讲解者,看看是否能够赢得观众们的喜爱。”closeAI的成员们也不可能把老板累死,这么多的视频只让一个人录制,即便他不负责文案写稿,也是相当吃力的。
“这有点像是b站up主的形式了,确实也算是个聚集用户的好办法,目前同样没有一个很好的AI交流平台。如果只是单纯提供课程的话,比较难培养用户的粘性,用户即便上了课,可能也是上完就走了。如果有了这种科普内容再加上一个能够互动的平台,就很可能会形成一个AI社区。”孟繁岐在韩辞等人总结的基础之上又再进了一步。
如果能够打造出一个优质的AI社区,使得广大的AI学习者们可以持续在上面产出自己的内容,总结经验分享心得,那就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大好事了,这些劳动成果对孟繁岐来说都是免费取得的,分毫不需要再花费。
“纵观后来的AI工具,只要是活得久的,社区都做得不错。”孟繁岐在心中回忆了一下几个重要的框架、平台以及工具包,比如pytorch、timm、huggingface都是如此。
“我们可以将教程、平台和代码相结合,三位一体。”此时的AI开源界仍旧是兵荒马乱,不成体系。不过孟繁岐则十分清楚,越往后,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模型就越方便,谁的整合做得越好,越傻瓜式,谁就能获得最多的用户。
如果没有人对常用的技术做整合,用户在使用AI代码的时候,每换一个模型和技术就难免需要分别去不同的作者那里获取代码。每个作者的写法和模式以及代码环境则又可能互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