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家伙有点人生导师的味道啊,这几句话格外像一个善良的人会说的。”孟繁岐对这个结果其实有点意外,因为虽然他准备的数据很多,可这一次的模型还是比较小的,仅仅只有小几亿的参数。
比起chatGpt完全体的1760亿,仅有两百分之一左右的体量,好在搭配了许多后来的先进训练方式。
“知识性上差了很多,但语言能力还行。”韩辞测过Gpt不少数学物理问题,答得稀烂。
这次群聊进行到半天左右的时间后,应声虫的这种附和的模式就稍微有点词穷了,它说的废话有点太多了。
比如“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很重要,但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很重要”,又或者是在谈及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时会说“我不会,但尝试新事物有时很有趣,就算不成功也可以获得一些体验”。
这种话就属于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除了没有内容,还是没有内容。
“我把它附和的频率稍微降低一些吧,一直持续下去搞不好就暴露了。”此时此刻,群内的消息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没有了刚开始时的火爆。
大家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之后,发觉孟繁岐并没有透露太多有趣的事情,因而消息数量大约减少到了最初的三成左右。
此时稍微调整应声虫的回复频率,也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孟繁岐还为两个AI机器人设置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发送消息的速度,让它们的规律看上去更加像是人类一些。
而另一个AI,问题怪,在棒读夸奖了一次c罗之后,始终没有特别亮眼的发挥。
它其实严格地按照孟繁岐的设置询问了好几次问题,但话题的选择都有些冷门,和当时群内的主要话题不怎么沾边,因而没有人搭理它。
终于,在第一天的晚上,它有了一次非常神级的发挥。
运气和巧合并存。
问题怪:“新的埃博拉病毒好可怕,我真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
戈登:“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问题怪:“西非的一种严重病毒,它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已经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你个笨猪。”
戈登:“wtF?!你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友善。”
问题怪:“因为我觉得你是个无法获得最新资讯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类。”
“卧槽,它竟然学会打先手了!”晚上闲着无聊,蹲在控制台旁边观察两个AI发言的唐璜直接一口水喷了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