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事情。
因为姜良的个人作风还是很正的。
一般而言,在京察之中要想搬倒一个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就是个人作风问题。其二就是政绩问题。
相较于后者,其实前者更加容易实现。
仔细想想也能够明白,这是一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刻。
所以读书人的地位很高。
而读书人都是爱惜羽毛的。
如果名声受损,那么对于读书人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
尤其是已经入仕的读书人。
那就更加不同了。
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如果名声受损,可不仅仅是被人在背后戳着嵴梁骨痛斥一番那么简单了,很可能他的整个官宦生涯就此终结。
就是这么的可怕,就是如此的严重。
每当这个时候,其实大周官员们被揪住小辫子的情况就会非常的多。
有的确实是本身不怎么靠谱的,但也有的是被对手陷害的。
总而言之,用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来攻击对手,可以说是一个杀手锏,屡试不爽。
这一招正是切中了读书人的要害。
可以说读书人完全没有办法抗拒。
如此一来的话,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好了。
每当这个时刻,其实就是考验人的关键时期。
谁能够顶住压力,谁能保证自己不被政敌揪住小辫子,谁就可以笑到最后。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度。
这个时期其实真的是相当的关键的。
岑文道其实很清楚姜良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想要在生活作风问题上作文章陷害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
姜良就属于这种类型。
即便是岑文道炮制出一系列的罪名,姜良都难以被搬倒。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政绩入手。
其实一个官员要看有没有政绩,有一些极为直观的方法,那就是和他的前任做比较。
人就怕对比。
本来看起来或许没有什么所谓,但是一番对比之后感觉可就是完全不同了。
那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被拿来晒的感觉。
一旦有了这样的感觉之后,整个人内心深处就会处于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