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老经验的。
张营帐感激的看李爱国一眼,大声说道:“李司机叮嘱的注意事项,你们全都记好了,千万不要在白天,尤其是在火车路过市区的时候上大号,免得影响咱们的形象。”
这时候,军供站的后勤上也把补给品送上来了。
每人几个馒头外加一个苹果。
看到馒头,李爱国眉头微微皱起。
这年月路上的军供站并不多,经常一整天都没办法停车,大兵们全靠啃馒头,喝凉水,扛得住吗?
“老张,咱们部队没有别的干粮吗?”
“你指的是老炒面?”张营帐愣了片刻,皱着眉头说道:“那玩意太难吃了,还不如啃馒头!”
(老电影《上甘岭》中志愿军坚守坑道时张忠发连长带头吃的饼干。
是将百分之七十的小麦和百分之三十的大豆和高粱玉米面炒熟磨碎而成。
从外表上来看,他就是一摊面。
这一炒面几乎没有任何味道,送到嘴里就是干巴巴的,而且很硬很糊,必须细嚼慢咽,如果大口吃的话,很容易堵住呼吸道。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对此评论到价:沃德天,这食物是给人吃的吗?如果我让我的小伙子们吃这种食物,他们会调转枪口打我。)
张营帐接着说道:“那时候也从老美手里缴获了不少罐头,但是那玩意要留在关键时刻用。”
是啊,这年月日子苦,平日里谁舍得吃罐头呢?
李爱国看着正在啃窝窝头的大兵们,突然想到一件事儿。
这年月,方便面好像还没出现哈。
咱们家底薄,搞不起肉罐头,但是方便面总能管饱。
那玩意便于运输,存放时间长,味道还格外鲜美。
最最最关键的是,工艺比较简单,要不然研究出来,卡在制造上了,也是白瞎。
李爱国记得,两年后,也就是一九五八年,岛国的安藤研制出来方便面。
李爱国却觉得安腾可能是剽窃了我国前朝书画家伊秉绶的“伊面”创意。
伊秉绶喜与文人墨客宴游唱和,繁忙的公务和频繁的书画交往,使他的府上常常宾客盈门,人流不断。
华夏人好客,等到中午时间,自然要留客人吃饭。
人数太多,并且客人来的时间还不固定,厨师有点忙不过来了。
伊秉绶动脑筋想了一个办法。
他让人将面粉和鸡蛋掺水和匀,檊成面条,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
来客时只需取面团,放入碗中,用开水一冲,再加入佐料,便成了一碗爽滑可口的面条,用来招待零星客人,极为方便。
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
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
时至今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