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土地,都是要向王国交税的。
缴纳一半的收获,这些移民还会感恩戴德地念着王国的好。
因为剩下的收获,都是自己的了,不会有人再来征收,也不会有人来抢。
也因此,当一个村庄的人口繁育够多后,他们会自发的扩散出去继续开荒,太易王国的村庄数量每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
王国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度的管理。
因为这样的模式是被验证过的,有效的快速增长人口的模式。
城市的人口数量很多,可城市的人口对于繁衍下一代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他们不会无止境地生孩子,一般生育3个就会停止生育。
城市之中有5个孩子的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太易王国的人口数量太少了,资源反倒是有些过剩。
因此,只是每个城市的税务司中的司员们会组织巡税队,每年在城市所在区域进行巡查,收取各个村庄的税收。
先知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村庄现在虽然重要性不大,但今后将会是太易王国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的城市将在这些村庄之中诞生。
城市将会孕育强大的生产力,而周围的村庄将会为城市孕育大量的人口。
现在是因为大家都是新移民,对于环境都还很陌生,对于信仰都很虔诚,因此没有任何异常出现。
但将来呢?
先知必须提前布局,将最基层的信仰牢牢把握在太易神教手中。
“祭司之下,设置司教,每个大聚居点都设置一个。”先知心头,太易神教的新架构逐渐变得清晰。
信徒—见习牧师—牧师—助教—司教—助祭—祭司—大祭司—主祭—先知。
信徒即使王国的国民亦是太易神都子民,他们的信仰理应由太易神教管理。
见习牧师则是信徒之中信仰虔诚之人,他们将能够得到系统性的神学培养。
牧师则是完照地进行了神学修行后的职业者,是太易神教的基层力量。
助教是为向信徒、见习牧师传授神学之人,是司教的副手,村庄中宗教事务的管理者。
司教负责大聚居点及周围村庄的太易神教事务,管理助教。
助祭则是祭司的副手,主要是负责城市中宗教事务。
祭司为一片区域的太易神教领袖。
大祭司为一个地区的太易神教领袖。
主祭则是一个王国的太易神教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