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283章 正国本(卅一)甲种镇、乙种镇

第283章 正国本(卅一)甲种镇、乙种镇

对象的改变,军队编制与战术就必须相应的做出改变了。

    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是依照南方抗倭时的经验,再参照北方战场环境的特色加以编练而成。戚继光在高务实京华军工的帮助下改良军械,并制定了冷兵器及各式火器使用的军用标准规范。

    在部队编组上,则首创由各兵科及冷热兵器混编成攻守兼备的车、马、步、辎各营,并把火器平均下放到新的最基层的战术单位“车”及“队”中,使得基层战术单位的火器普及率创下大明军队的新高。

    这里先要厘清一个概念,戚继光的各兵科及冷热兵器的编组配置,是以混编方式分散到基层的“车”及“队”中的,相当于现代的“班”层级。

    而同时期的欧洲各国、奥斯曼等国虽然也是冷热兵器混编,但都是同一种兵科集中编组于同一较大单位里,相当于现代的“连”级或是“营”级。

    在战术运用上,戚继光的各营,从营到队,甚至车,都可以行使独立的攻守兼备作战任务,不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拥有极佳的战术运用弹性。

    而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连队直到营级,都无法独自的行使功守兼备的作战任务,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来进行任务,战术当然有所局限。

    另外,戚继光编练戚家军以及他负责轮训的其余部队,几乎都是募兵而来的职业化部队,待遇优厚、装备齐全、训练精良,不是卫所屯田兵制下的散兵游勇可比拟。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职业化军队中,可能只有西班牙大方阵及奥斯曼新军的薪资福利可以媲美。但是,这些军队在火器配付的数量及种类上,则皆不如戚家军(但可能超过戚继光轮训过的其他一些部队)。

    当然,戚家军当时也有很大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大口径的远程重型火炮,尤其是欧洲以及奥斯曼军队此时已经普遍装备大口径重型火炮,那么假设戚家军要与其对阵,则在远程火力以及杀伤威力上明显不足。

    好在随着京华在军工方面的逐渐发力,这种情况不久后便得到了改善,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戚继光搞出了“车营”。

    老早之前就说过,车营并非只是多了“车”,而明代的“车”也并非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车”。明代的战车,一开始是在车头置几排尖锐木桩,横列一排这样的车就可以用于拒马。后来又在车上设计出可以射击火枪的垛口,于是在拒马的同时还可以开火还击。

    等到了嘉隆万时代,战车进一步发展,不仅强化了前述功能,战车本身也加大加厚并增加了可以载炮的种类。当然,就算战车升级增大了,一般也只能载虎蹲炮这一级,最大可以载京华三号炮。

    戚继光因之建立车步骑营,简称车营,使车步骑协同作战,可以相须为用。防御敌骑用车,保卫战车用步;车以步兵为用,步兵以有战车防卫而加强;骑兵则乘势出奇制胜。

    这种车步骑营,一可以束部伍,一可以为营壁,一可以代甲胃,形成有足之城,不袜之马。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以车为正,以骑为奇,进可攻,退可守,步骑迭用,出奇无穷。

    车营作为营壁,可以充分发挥火器的长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港城1985仙子,我自幼正人君子2003:从外贸开始小丧尸找脑子找到七零后,随军了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红楼之贾琮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