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282章 宫里宫外(圆七)岑凌与香料(7K)

第282章 宫里宫外(圆七)岑凌与香料(7K)

命了一名叫做施希文的“施进卿后人”为“权宣慰使”,也就是代理宣慰使。同时,黄止汀上奏大明朝廷,请求对此任命予以确认。

    总而言之,京华在南洋诸多小国的用兵完全就是降维打击,各国的所谓正规军表现不值一提,用一句后世的通辽名言来形容就是:他们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黄止汀的上疏很快在京师掀起讨论。彼时正是李如松出兵平壤,刘綎调兵遣将包围播州的关键时刻。朝廷尤其是皇帝对于南疆传来旧港宣慰司得以重建的消息虽然开心,但显然并不可能真正投入多少关注。

    要知道,彼时高务实刚刚大胜残元,逐察哈尔至西域。大明除了要应付朝鲜、播州两大战,派戚继光震慑江南漕军变乱之外,还要重新安排布置整个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因此对于万里之外的旧港宣慰司重建只有心情上的兴奋,绝无亲自插手的动力。

    于是,黄止汀很快得到大明朝廷复文,以圣旨形式明确承认了旧港宣慰司的重建合法,正式任命“旧港宣慰司原宣慰使施进卿后裔施希文为宣慰使”,同时明确宣布:鉴于该宣慰司新建,暂隶安南都统使司管辖。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安南都统莫茂洽造反未遂,岑凌、莫玉麟在平叛过程中立下大功。莫茂洽被以“意图谋反”之罪被朱翊钧下旨赐死,但根据大明的习惯,仍然再立了他的儿子莫全为新任都统使。

    至此,安南彻底被汉化,而岑凌、莫玉麟等人也都算是经过了最后的考验。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由于安南被大明朝廷命令代管旧港宣慰司,因此黄止汀以安南副都统身份推荐岑凌就任旧港宣慰司副宣慰使,推荐莫玉麟为旧港镇守使。

    朝廷很快复文确认了这一推荐,而岑凌适时上疏,请求携岑氏移镇旧港,以为大明永镇南洋海隅。朱翊钧对此十分赞赏,亲自找高务实谈话,之后下令将兰无里大片土地划为岑氏土司永镇之地。

    朱翊钧赐给岑氏的这片地区,实际上就是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面积大概有十五万平方公里(整个苏门答腊岛为47万平方公里),兰无里本身更是之前亚齐王国的首都。

    当然,岑氏土司支系很多,这十五万平方公里并非都由岑凌自己控制,得按照亲疏、功绩来分给全族。于是岑凌最后自己直领的部分,就是前文说过的大概五万多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总领。

    随着土司们跟随高务实的时间越久,现在的土司们不仅是麾下武装力量鸟枪换炮,连带着他们的思想也鸟枪换炮了。以往的土司给人印象都是封闭自守,现在这些土司们却一个赛似一个的喜欢贸易。

    比如说黄家,黄止汀的直领安南海东府,不仅建成了南疆数一数二的大煤矿[注:此处也是后世越南最大煤矿,年产18万吨],还积极发展贸易,其当地的木材、桂皮、八角、三七、渔业捕捞与养殖等产业与贸易都干得风生水起。

    黄止汀的发展模式显然是可以复制的,首先就是黄家内部积极学习,都按照这种思路来办。于是,有的干起了水产养殖,有的干起了林木加工,有的干起了海上捕捞。还有的自觉自己不太会做买卖,因此买入了一些京华新办的工厂原始股,提前进入躺赚时代……

    黄家由此致富,其他别姓土司自然也不落人后。以岑家为例,他们家之前移镇时主要分配到安南西北的一些地方,这里不靠海,只能靠山吃饭。

    于是,矿业就成了岑家当时的主攻方向,辅以陶器(不是瓷器)和木材加工。到岑凌带着岑家南下移镇苏门答腊前,岑家已经成为京华南疆部分第三大的铜矿提供方、第四大的铁矿提供方、第六大的船用木材提供方。不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反复沦陷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天渊惜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