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在朝鲜北部。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里——尤其是辽东,必须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一旦由其他政权统治,对自己的威胁就会非常大。
这个道理很简单,由辽东进攻燕云,只要如辽国一样拿下燕云十六州,中原北部就不得安宁,只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而地处辽东、朝鲜北部的高句丽与很多游牧民族接壤,如果他们依靠半农耕的强大经济实力统一了这些游牧民族,接下来进攻中原可谓顺理成章,自然不得不防。
此外高务实当年还细说了很多诸如地形、经济、战马、周边形势(突厥、吐蕃、南诏如果加上高句丽,最坏的情况就是中原王朝四面受敌)等,当然这些都没有位置重要。
这里“位置”,其实就是后世所谓的地缘政治问题。
不过高务实当年没有止步于此,他还延展开来说了另一些大明当前所面对的情况。比如海防,比如资源,比如控扼女真等。
朱翊钧还记得很清楚,自己当初听完之后其实也没太过重视,只是笑呵呵地回答:“幸而今日朝鲜为我忠藩,诸事无虑也。”
如今回想起来,高务实当初听到自己这番回答之后……似乎没吭声,而面色颇为沉肃。
朱翊钧也不由得暗暗心惊,看来务实对朝鲜是早有预谋的,而且这预谋甚至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了。
朱翊钧赶紧回忆了一下高务实当年还提到过一些什么事情,尤其可能是他目标的事。
想了一会儿,朱翊钧暗暗琢磨:难道是西域和乌斯藏?
西域也还罢了,好歹是条大商路,何况再展汉唐雄风也免不得要去西域。可是,乌斯藏那鬼地方听说根本不是人待的,大军去了之后连呼吸都成问题,务实不会真有兴趣吧?
这种地方要来何用?就算拿下来了,税也收不到几个,甚至搞不好都没有愿意去那儿做官的人……不行,等务实这次回来,朕必须得问一问。
明军同时做的第二件事,南部、中部两路大军趁机大举收复日占区。这一点在前线明军看来属于搂草打兔子,顺便就干了,但是在朝廷看来却不同。
在朝廷眼里,他们收到的消息就是今日复晋州、明日下忠州、后日占光州、再后日又克全州……总之是捷报频传,八道尽复指日可待,战场形势极好——不是小好,完全就是一片大好。
明军做的第三件事,那就是不仅陆上大捷连连,还同时切断了日军与本土的联系,其水军主力被封堵在了釜山港内不得稍离。
作为一个岛国去进攻大陆国家,结果水军被人切断,那后果自然不必多想,至少已经登陆的军队成了瓮中之鳖,犹如曹操评价袁术一般:“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这种大好局面,本来就让朝廷对接下去战况充满期待,而高务实果不其然很快送来了海上大胜的捷报。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