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扯许多年,结果无非一事无成。而与之相反的是,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坚定一个方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那你别管它是向左还是向右,其发展一定都比摇摆不定强十倍。
国之大策最忌朝令夕改,这便是原因。
什么叫战略定力?正如某位伟人所说:“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这道理原先高务实也懂,但是体会不深,现如今他自己主导了这个世界中大明长达叁十年的改革,对其中的体会可就深入骨髓了。
说回骑兵,高务实对大明将来陆上强敌的最大假想敌就是沙俄,考虑到沙俄东扩的尖刀就是哥萨克骑兵,因此他对大明骑兵的各种改革,本质上也就是瞄准他心目中那支哥萨克骑兵来的。
他们当然是轻骑兵,但个别时候也能按照需要当成重骑兵临时一用,所以高务实的大明骑兵改革有叁个方面:一方面在人员素质上需要骑兵们马背上的本事靠得住,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种综合能力很强的战马,再加上合适的武器配备,这就是叁位一体的建设。
这个叁位一体的建设目前只能说初见成效,但碾压此时的日军显然绰绰有余,毕竟现在的日军骑兵在刚刚击败察哈尔不久的大明眼里根本就是个笑话,大明骑兵打日本骑兵彷佛叁十岁的壮汉教训叁岁小儿,怎么打都行,以至于这一次日军干脆就没几个骑兵出现在战场上了。
开城以北的这次战事,日军的大难就在于守也不住,一打就崩;跑又跑不掉,被最先完成初步改革的明军宣大骑兵如风卷残云一般杀得落花流水。
仅仅不到五日,前期几乎推进到平壤南郊的日军战线就一溃千里——呃,夸张了,其实是两百里——直接退回开城,原先的侵朝前锋此时全军猬集于此,以至于后方汉阳也紧张不已,不知开城是否能够守住。
而就在此时,日本水军也惊恐地送来另一个巨大的坏消息:明军水师正式出兵,已经由山东莱州扬帆东渡,而且眼下目标不明。
得知这一消息,侵朝日军左右两路高层立刻齐聚朝鲜汉阳王宫,举行紧急军议,商讨应对之策。
一贯以主和派着称的小西行长仍然抢先发言,道:“诸君,明军陆师的实力如何壬辰年我们已经见识过了,陆师如此,水师难道会弱吗?我军水军虽然已经几乎覆灭朝鲜水师,可诸位对比一下就知道,朝鲜陆师对比明军陆师如何,那么水师对比难道会有多大差别吗?”
他话还没说完,加藤清正已经很恼火地打断了他的话,道:“小西行长!你什么意思?仗还没开始打,你就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到底是哪边的人!”
“还没开始打?”小西行长不甘示弱道:“明军从平壤南下,五天便把战线一路平推至开平,我军各番队面对此轮明军进攻谁找到好的应对手段了?就说你加藤,你认为你的番队能抵挡多少明军进攻而不退?”
这第二次侵朝,加藤清正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