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长作为家督,虽然器量、武艺、军略、内政在后世人眼中皆属平庸,但显然还是懂得在对的时候亲近该亲近的人,一直把握着家中的大方向。
在二十余万丰臣大军到来之际,成田家依附着仅有几万杂牌军的北条氏,仍能保持冷静坚决应战,这本身就是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成田家的勇气在战国末期终于体现了出来。
在小田原之战(指整个战役)之中,氏长与弟泰高等将支援小田原城,成田肥前守泰季、岛田出羽守、今邑佐渡守、山田河内守、坂本将监、福岛勘解等家臣留守忍城,并在后来动员了士兵、百姓等近三千人笼城。
秀吉令石田三成、长束正家水攻忍城,但成田氏派人悄然破坏,适逢天降大雨,堤坝决口,石田军被淹死2余人,这一战也成为后来被称为“战下手”的石田三成的军事污点,两军兵力的悬殊却用水攻,错误的进攻方式常被拿来耻笑,但其实水攻的进攻方针其实是秀吉决定的,而非三成的决断。
不过成田的这股有些偏执的勇气似乎不同寻常,事实上,成田氏长的本意是自己率主力部队支援主家北条家,但一直在考虑暗通丰臣秀吉,并打算命令城代一门的成田长亲及家老们在丰臣大军开到时主动投城,以不抵抗之态度保全家名存续。
如果说北条氏作为最后一个抵抗丰臣政权的武家是愚蠢,那么作为北条附属的成田氏则更多的是无奈。从整体来看,归顺丰臣秀吉其实已是必然,但作为武士又不能有失体面,一仗未打就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所以暗中操作,等待投降时机看似是个万全之策。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成田家的主力大军开走后,石田三成派出其副手、大藏大辅长束正家出使忍城。长束正家作为原织田四天王之一丹羽长秀的副手,此时早已是丰臣家的重臣,对于只剩区区数百兵力的成田氏完全看不上眼,态度极其高傲,言语之间表现出一副“你们若降,我们便留你们一命;若是不降,那就踩死你们这群蝼蚁”的姿态,至于谈判……你们配么?
成田泰季在与长束正家的谈话中被彻底激怒,愤而带领着城内不到数百残军和百姓,与石田三成的23人马直接开战。
战争进行到现在,丰臣秀吉在小田原城之外寻欢作乐,带动了附近的经济,而小田原城之内由于得到一笔横财,迄今没有丝毫败象。不过随着韮山城的失陷,北条家在战略上已经颓势尽显,成田氏长不得不做出决策了。
然而,成田氏长的决策并不好做。他现在最纠结的是,已经去世的叔叔成田泰季打乱了他的计划,由于坚决抵抗,而且战果还特别显赫,导致成田氏长无法判断此时派人通知忍城投降会造成什么后果。
丰臣家若是气量恢宏,对于之前的战事既往不咎那还好,若是丰臣家觉得成田氏的有力反抗让他们丢了颜面,尤其是折了关白大人的面子,非要追究到底的话,那忍城方面的家人、家臣搞不好会死得一个不剩,成田氏的家名将来也未必能够保全。
犹豫之间,近乎被软禁于小田原城内的成田>> --